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7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根据大棚甜杨桃新稍生长、开花结果特性和多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大棚甜杨桃高品质栽培的品种选择、定植、肥水管理、修剪方法、控花保果、提高果品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提高甜杨桃果实品质、提高耐贮运性,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杨桃对各种整形修剪措施的响应、以大棚栽培的马来西亚1 号甜杨桃为试验材料、于5~9 月研 究回缩尧短截尧疏枝尧拉枝对杨桃芽体萌发尧新梢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院5~7 月回缩尧短截后侧芽萌发率达到 40%~50%、5 月中旬回缩和7 月中旬短截后发出的新梢80%可当年开花、而7 月中旬回缩尧疏大枝后萌发的强枝仅 有35%左右可当年开花。回缩尧疏枝处理能显著提高单果重和果实硬度、而短截处理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9 月上旬 采取拉枝措施可以极显著地促使直立枝开花、开花枝条比率较对照提高60%。因此、杨桃不宜修剪过于频繁、对于确 需修剪的大棚杨桃、应选择5 月进行回缩、适当抹除侧芽和不定芽、疏除弱枝尧阴枝;7 月后应以适度短截尧抹芽尧疏除 弱枝为主;9 月上旬采用拉枝方法促进直立枝开花。合理修剪后杨桃树体光照条件及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品质明 显提高。  相似文献   
23.
火龙果果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萃取pH值、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火龙果果皮中果胶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火龙果果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萃取液pH2.0,萃取温度100℃,萃取时间120min。火龙果果皮中果胶提取量达1.48%。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猪肉感官品质评定,对其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研究杨桃(Averrhoa carambola L.)多酚对猪肉的抗氧化保鲜作用。结果表明,杨桃多酚处理对猪肉有一定的抗氧化保鲜作用,杨桃多酚质量分数为0.35%时,保鲜效果较好;将杨桃多酚与VC、VE联用具有协同增效抗氧化作用。各组肉样的保鲜效果依次为0.1%杨桃多酚+0.05%VC+0.05%VE0.2%杨桃多酚+0.05%VE0.2%杨桃多酚+0.05%VC0.3%杨桃多酚对照。  相似文献   
25.
对南宁市区内栽植的观花、彩叶树种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新建绿地注重彩叶树种应用,所选树种都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但观花树种配置稍显单一,有些树种应用频率过高,有些树种景观效果好、易于栽培却少有栽植;有些树种耐寒力弱,用做路树冬季枯梢、死株严重,应慎用;有些路树出现明显的虫洞和树洞,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6.
李健  杨昌鹏  黄虹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7-13079
[目的]研究蕉类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为蕉类果实加工原料的选择和工艺技术的改进及香蕉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于坐果后60、75、90、105、120d取样,测定果实的重量、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结果]威廉斯蕉(Musa cavendishii L.,AAA基因型)、大蕉(M.sapientum L.,ABB基因型)、鸡蕉(M.paradisiaca L.,AAB基因型)和粉蕉(M.paradisiaca L.,ABB基因型)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都相对较高,而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或稍有下降,且同一品种中PPO活性均明显高于POD活性。[结论]蕉类生产中疏果时废弃的幼果含有较多的蕉类多酚物质。因此,若要利用蕉类果实的多酚物质,宜选用幼果作为原料。以成熟的蕉类果实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有利于酶促褐变的控制。  相似文献   
27.
李健  杨昌鹏  陈智理  郭静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09-13512
[目的]为控制3个蕉类品种多酚氧化酶(PPO)引起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个蕉类品种果实PPO的最适pH与pH稳定性、最适温度与热稳定性以及化合物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威廉斯蕉、大蕉及粉蕉PPO最适pH分别为8.56、.5、6.5;pH稳定性范围都在pH 6.0~11.0;PPO最适温度分别是60、303、0℃;PPO的耐热性表现为威廉斯蕉PPO〉粉蕉PPO〉大蕉PPO;威廉斯蕉PPO活性的最佳抑制剂是盐酸-L-半胱氨酸,其次是抗坏血酸,再次是NaHSO3;大蕉、粉蕉PPO活性的最佳抑制剂都是抗坏血酸,其次是NaHSO3、盐酸-L-半胱氨酸。[结论]3个蕉类品种中威廉斯蕉PPO的耐热性最高,威廉斯蕉、大蕉及粉蕉PPO的化学抑制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8.
杨桃多酚氧化酶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缓冲溶液pH值、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多酚吸附剂等因素对杨桃多酚氧化酶(PPO)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溶液pH值为7.0时,提取的杨桃PPO比活性最大;在提取缓冲溶液中添加吐温(Tween80)和特里顿(Triton X-100)时,提取的杨桃PPO比活性均有所下降,而添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能明显提高杨桃PPO的总活性和比活性,PVPP的适宜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29.
以过氧化值(POV值)为指标,在猪油和花生油中添加番石榴叶多酚,研究其对食用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番石榴叶多酚对食用油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油溶剂型番石榴叶多酚对食用油的抗氧化效果优于水溶剂型番石榴叶多酚,当番石榴叶多酚添加量为0.01%~0.02%时抗氧化效果明显。因此,番石榴叶多酚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0.
采用AB-8,S-8,X-5,聚酰胺4种树脂,探讨对杨桃多酚的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表明,AB-8树脂是适宜杨桃多酚分离纯化的吸附剂。AB-8树脂对杨桃多酚的动态吸附量随上柱样液浓度的降低、上柱流速的增加而减少,适宜的上柱流速为2 BV/h流速。按照2 BV/h流速对杨桃多酚进行洗脱,在乙醇体积分数为54%时出现洗脱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