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9篇
农业科学   94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典型模式比较分析与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在对国内多个地方农村垃圾治理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金华市、山东省昌邑市、四川省丹棱县龙鹄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4个地方作为典型,从治理流程、资金保障、组织与管理方面,系统阐述其垃圾治理做法与经验,重点分析这些模式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认为金华、龙鹄和横县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与就地资源化模式,有助于降低垃圾管理成本,增加垃圾循环利用效益,提升村民环保意识与文明程度。最后从区域协同、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2.
123.
为了解品种特性和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分析了小麦新品系的农艺与产量性状,利用以山西省中部麦区主栽品种为亲本培育的含Pm21基因的12份丰产、抗白粉病新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产量变幅为7 048.5~8 122.5 kg/hm2,有8个新品系较对照中麦175增产5%以上,其中17Y8、17Y6、17Y2、17Y1和17Y5这5个品系农艺性状优良,增产10%以上,建议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4.
植物多酚是紫外线防御物质,是植物体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赋予植物抗紫外线、抗病害等生理功能。紫外线辐射作为一种逆境因子,与植物多酚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文章综述了植物多酚的合成途径,着重阐述了紫外线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及贮藏品质、植物多酚的种类及含量以及多酚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为揭示植物多酚合成与紫外辐射的关系及调控植物多酚合成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25.
施氮方式及测定方法对紫色土夏玉米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对象,研究了撒施尿素添加脲酶抑制剂及尿素深施对夏玉米季氨挥发的减排效果,为合理施肥和减少农田氨排放提供依据;同时,对比风洞法和密闭室连续抽气法测定氨挥发的结果,为准确定量农田氨挥发提供方法依据。设置5个施氮方式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农民传统施氮——雨后撒施尿素(BC);撒施添加有Limus(德国BASF公司新开发的脲酶抑制剂)的尿素(BC+Limus);尿素一次性条施(Band1);尿素分两次条施(Band2)。除不施氮处理外,其他处理施氮量均为150 kg·hm~(-2),各处理采用密闭室连续抽气法测定氨挥发。另外,选取农民传统施氮处理用风洞法测定氨挥发,以研究不同测定方法对氨挥发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夏玉米季农民传统的施氮方式氨挥发损失率可高于40%,而处理BC+Limus、Band1、Band2的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4.8%、3.8%、1.3%,分别比处理BC减少了90%、92%和97%的氨挥发损失,均具有很好的减排效果。密闭室连续抽气法测定氨挥发量稍高于风洞法,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48.4%和41.9%,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6.
为明确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耐高温情况及其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分离、筛选结合16s rRNA基因鉴定技术研究了柱花草青贮饲料中的主要耐高温优质乳酸菌种类与生理生化特性,并用筛选出的优质乳酸菌菌株接种柱花草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从柱花草青贮饲料中筛选出了7株可耐受45℃高温、7.5%NaCl盐度、pH 4.5酸度、至少可利用11种碳源、接种2 h后均能迅速产酸的优质乳酸菌;基因鉴定表明它们分属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S1、S2、S5和S6菌株)、人参土芽孢杆菌(Weizmannia ginsengisoli)(S3菌株)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S4与S7菌株) 3个属。粪肠球菌S1菌株与戊糖片球菌S4菌株分别接种于柱花草青贮30 d后,不但显著减少青贮饲料的干物质损失(P <0.05),还使其pH、丁酸与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 <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127.
为了给西藏青稞高产栽培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选用不同种植密度、播期和施肥处理现有的4个主要青稞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不同青稞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播期和施肥处理下的籽粒灌浆特征表现出相似性,4个品种的平均灌浆速率大小依次为‘藏青2000’>‘藏青320’>‘喜马拉雅22’>‘藏青13’;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青稞籽粒产量的影响作用力为:播期>施肥>种植密度;不同青稞品种灌浆期籽粒百粒干重均在3.54 g~6.71 g之间,所有试验处理平均百粒干重最高的是T1(播期为4月10日)处理的‘藏青2000’,达到5.8 g/百粒。综合分析表明,播期对4个青稞品种的灌浆特性和产量效益影响最为明显。因此,适时早播是青稞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8.
为探究圆形喷灌机条件下不同灌水施肥量对冬小麦产量、耗水量、茎数等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在北京顺义地区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设置2个因素,3个灌水量水平S1、S2、S3(1 950、1 725、1 500m3/hm2)和2个施氮水平F1、F2(286.20、336.30kg/hm2),根据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FC)的百分率来设置灌水水平,在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的灌水下限依次设定为75%FC、80%FC、65%FC。结果表明:当灌水量一定时,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有效茎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耗水量、产量受肥料的影响不显著;当施肥量一定时,冬小麦产量在不同水处理下有显著性差异。试验测得最大产量的处理为S1F1,比对照组半固定式喷灌增产35%。水肥耦合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效应中,灌水量起主导作用,建议该地区冬小麦可以采用高水低肥的灌溉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29.
【研究目的】明确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抗病性和耐热性的效应,为进一步利用大赖草优异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黄矮病、白粉病、条锈病人工接种或自然发病鉴定抗病性,以分期播种模拟高温胁迫环境,通过千粒重变化评价耐热性,收获后调查农艺性状、再生性,对小麦-大赖草二体附加系、代换系和亲本‘中国春’进行农艺性状效应鉴定。【结果】结果表明,10个异染色体系苗期对白粉病菌株E09均表现高感,温室成株期白粉病抗性好于对照普通小麦‘中国春’;对条锈病抗性表现均优于‘中国春’。大赖草H染色体有增加穗长、小穗数、提早抽穗期、增加黄矮病抗性的正向效应。大赖草H、A染色体具有增加耐热性的正向效应;大赖草J染色体对粒长、粒宽和粒厚均有正向效应。大赖草A、L染色体含有控制芒的基因,大赖草F具有再生性和复小穗基因,【结论】10份异染色体系中未发现含高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大赖草染色体,大赖草附加系DALr#A、DALr#F、DALr#H、DALr#J可用于小麦农艺性状、抗黄矮病、条锈病和耐热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0.
农药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和环境构成危害。近年来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业生产和环境生态安全的威胁愈演愈烈。近五年来通州区植物保护站开展多种形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旨在探索出最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还田园清洁,促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