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稻僵苗又称坐蔸,表现为出叶迟缓,叶片和叶鞘上带有褐色或赤褐色斑点,分蘖停滞。稻从簇立,根系量少、细、瘦、色泽不正。最终导致水稻植株矮小,穗少穗小、粒少粒轻,从而影响产量,稻谷品质下降,僵苗田块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田块减产可达50%。造成水稻僵苗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正确诊断和分析,采取必要的  相似文献   
42.
以天山中部中科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观测站三种类型草地长期(26 a)围栏封育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期(26 a)围栏封育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栏外(自然放牧条件下),表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高寒草甸(165.29 g·kg-1)〉高寒草甸草原(98.73 g·kg-1)〉高寒草原(83.54 g·kg-1),微生物量碳含量依次为高寒草甸草原(181.70 mg·kg-1)〉高寒草甸(146.37 mg·kg-1)〉高寒草原(43.06 mg·kg-1)。围栏封育后,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1.37%、3.26%和2.21%;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草甸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长2.89%和12.04%,而高寒草原降低40.36%。(2)从围栏内外土壤剖面来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微生物熵也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3)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速效钾、全磷含量达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速效磷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速效氮含量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了全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取得的成效,指出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和品种选育进展情况以及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4.
三种不同生物质炭对2,4-二氯苯氧乙酸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类生物质原料(玉米秸秆和毛杨树叶)、城市污泥两类原材料在4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秸秆、毛杨树叶以及城市污泥三种生物质炭分别表示为J400、Y400和W400),使用酸洗法去除生物质炭表面灰分优化生物质炭,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的方法分析三种生物质炭对2,4-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的吸附特性,并结合元素分析及显微红外等分析方法,探讨生物质原料对生物质炭吸附2,4-D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生物质炭的元素含量、O/C、H/C和(H+O)/C存在差异,大小顺序均为W400Y400J400,表明秸秆生物质炭具有更强的疏水性和更低的极性,有利于提高生物质炭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吸附试验显示秸秆生物质炭、杨树生物质炭、污泥生物质炭对2,4-D的吸附特性及吸附能力不同,吸附量大小依次为2.732、2.650、2.633 mg·g(-2)。三种生物质炭的红外光谱结果相似,但在O-H、饱和C-H和不饱和C-H面外振动等处存在差异;污泥生物质炭在吸附2,4-D后多处位点的吸收峰发生变化,而杨树和秸秆生物质炭发生变化的位点较少;污泥生物质炭与其他两种生物质炭对2,4-D的吸附机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5.
 对近50年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项主成分的方差总贡献达到85.1%,其中穗粒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生物产量因子得分与产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表明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基于前6项主成分得分进行品种聚类,可以将品种分为5大类。进一步对不同品种类别的各项主成分得分以及各项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物产量是决定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类别间穗粒数因子与粒重因子相互消长,其中任一项因子得分过低都将限制产量水平提高,只有两者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时,才能在高生物产量水平的条件下实现库容量的提高,促使产量水平提高。以提高生物产量为前提,在现有大穗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千粒重水平,使穗粒数因子和粒重因子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平衡,将是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6.
利用Davis提供的气象数据,依据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Conce记分参数,基于Excel程序的统计、绘图功能,建立了2010年庄浪县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报模型,经检验与实际发生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7.
土壤综合改良措施对科尔沁风沙土保水保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东北部严重的荒漠化土地,也是京津风沙源地之一。为了探讨土壤改良剂组合(黏土、有机肥、腐植酸)对风沙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用量配比的有机改良材料对风沙土保水保肥性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组合在施用黏土、有机肥、腐植酸分别为150 t·hm~(-2)、30 t·hm~(-2)和3.75 t·hm~(-2)时,可以显著提高风沙土的持水性、保肥性,促进玉米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其增加幅度分别为:46.61%、197.59%、36.67%和70.08%。与对照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显著提高玉米拔节期叶片SPAD值(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其增幅达69.32%~91.63%。因此,认为黏土、有机肥与腐植酸复合改良剂,有利于维持较高的土壤生产力,同时,对该地区沙土培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选用3个藜麦品种(晋藜1号、晋藜2号、晋藜3号),在拔节期进行叶面喷施0%(CK)、0.1%(B1)、0.2%(B2)、0.3%(B3)的硼酸溶液50 mL 2次,研究硼对藜麦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E含量不同,不同浓度硼对藜麦叶片这些成分有明显影响。随着硼浓度的增加,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在B3达到最高;成熟期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B3处理较CK分别增加49.28%、43.77%、17.35%。适宜浓度的硼可提高藜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硼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B2时最高;灌浆期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B2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16.24%、38.18%、41.52%。施用硼肥后,3种藜麦叶片维生素E含量较不施硼处理均有所提高;孕穗期藜麦叶片维生素E含量最高,晋藜1号叶片维生素E含量最高时为B3处理,较CK增长3...  相似文献   
49.
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内单314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不同层位叶片花粒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低于439.8 kg/hm2时,同一层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当施氮量超出439.8 kg/hm2时,各层位叶片的SPAD、Pn、Fv/Fm降低,且叶位越低降幅越大。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层位叶片SPAD、Pn、Fv/Fm花粒期变化不同,上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21~40 d迅速降低;中位叶片整个花粒期缓慢降低;下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缓慢降低,21~40 d后迅速降低。当施氮量为439.8 kg/hm2时,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衰老得到延缓,利于其花粒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0.
优质常规籼稻南晶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晶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集优质、高产、抗稻瘟病为一体的常规籼稻品种,于2015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1级。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