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试验从光照、外植体刻伤、廉价碳源、不定芽增殖与生根培养同时进行、瓶外生根等方面进行了花烛低成本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晴天利用自然光,阴天进行日光灯照光处理可节约电能20%;外植体进行刻伤处理后产生愈伤组织块数及不定芽分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切块;采用白砂糖30g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效果理想,比使用蔗糖节约成本90%左右;使用MS培养基+6-BA1.0mg/L+IBA0.1mg/L达到了不定芽增殖与生根同时进行的目的;无根试管苗用2号生根粉5000倍液浸泡30min后新根点发生较多,移裁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2.
贮藏条件对薄壳山核桃4个品系花粉活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TC染色法测定4个薄壳山核桃品系Mahan(‘马汉’)、Western(‘威斯登’)、Shoshoni(‘肖肖尼’)、‘钟山25’的花粉分别在室温、4℃和-20℃等不同贮藏条件下活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条件下花粉活力贮藏时间最长,到140天时花粉活力仍在50%左右。以花粉活力保持在50%为标准,室温条件下Western和‘钟山25’贮藏时间最长(8天);4℃下Western花粉贮藏时间最长(21天);-20℃下,4个品系贮藏天数都在84天以上,其中Western、‘钟山25’贮藏时间最长,达140天。  相似文献   
63.
不同品种高羊茅叶片细胞膜热稳定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经过热锻炼的14个高羊茅品种在50℃恒温水浴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相对电导率值,拟合Sigmoidal曲线计算半致死时间,从而鉴定不同高羊茅品种的耐热性。结果表明,耐热性强的是TF01和TF05;耐热性中等的是(从强到弱排列):TF03、TF13、TF16、TF06、TF07、TF19、TF08和TF14;耐热性较弱的是(从强到弱排列):TF11、TF10、TF18;耐热性最差的是TF12。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PGPB)对改善荷花耐Cd性及植物修复效率的作用,以观赏荷花品种“秣陵秋色”(Nelumbo nucifera ‘Molingqiuse’)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Cd胁迫条件下,接种含ACC脱氨酶的PGPB (Pantoea vagans So23和Pseudomonas veronii E02)对荷花的生长、生理代谢及Cd吸收积累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So23和E02能够有效缓解Cd胁迫对荷花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得株高、叶面积及立叶数与未接菌Cd处理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38.39%和31.21%,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升高54.85%和36.64%。接种So23和E02显著改变了Cd在荷花不同器官间的分配模式,能够通过限制Cd从地下部向地上部叶片的转移来抵抗Cd胁迫;此外,接种So23能明显增强荷花对底泥中Cd的富集,使底泥中Cd含量下降56.47%,改善了底泥环境。研究表明,接种So23和E02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提高抗氧化剂含量增强荷花对Cd胁迫的耐受性,同时改变荷花对Cd的转运及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65.
香橼不同品系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慧  徐迎春  李永荣  翟敏 《园艺学报》2012,39(3):525-532
 以24个果实性状优良的香橼(Citrus medica L.)品系为试材,采用田间鉴定法、细胞膜透性鉴定法,评价其耐寒性差异,并以耐寒性强、中、弱3类有代表性的10个品系进行人工低温处理,进一步研究其耐寒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越冬期间24个品系寒害指数范围为2.00 ~ 3.40,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4.84 ~﹣7.07 ℃。分别根据寒害指数和LT50进行聚类分析,评价了24个香橼品系耐寒性强弱,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有春江4#、春江5#、春江6#、新世纪9#、新世纪10#、香橼4#;其次为春江1#、春江2#、春江3#、春江8#、香橼1#、香橼2#、香橼5#、香橼6#、香橼7#、新世纪1#、新世纪3#、新世纪4#、新世纪5#、新世纪6#、新世纪7#、新世纪8#;耐寒性弱的品系为春江7#、新世纪2#。随处理温度降低,10个香橼品系叶片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均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MDA含量低,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高;反之,耐寒性弱的品系MDA含量高,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低。  相似文献   
66.
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14CO2 示踪技术, 研究了盆栽‘京春’桃( Prunus persica L. ) 树在水分胁迫期间和胁迫解除后光合产物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水分胁迫抑制源叶中同化产物的向外输出, 并且在水分胁迫解除后仍对同化产物的输出具有后效作用。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幼年桃树幼叶+ 梢尖的库活力( 14C - 光合产物分配系数K) 和14C - 光合产物相对分配量(R) , 但导致砧木韧皮部和细根K值和R 值的显著增加。在水分胁迫解除后11 d , 幼叶+ 梢尖K和R 值获得较大程度的恢复, 尽管仍低于对照, 但显著高于正处于胁迫状态的植株, 砧木韧皮部的K和R 值降低到对照的水平, 而细根的K值和R 值仍维持在显著高于对照的水平上。对水分胁迫对器官碳素营养的影响与其生长的反应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薄壳山核桃生长季芽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快速繁育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容器苗,于生长季节进行了不同方法、不同时期、不同芽段、不同环境条件的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韧皮部方块芽接法效果好,比带木质芽接成活率高63%。生长季节带韧皮部方块芽接,7月上旬至9月中旬嫁接效果较好,成活率高达77.5%~90.0%,其中,最佳嫁接时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上旬,嫁接成活在85.9%~90.0%之间。带韧皮部方块芽接采用中芽段嫁接成活率高达85.2%,比上芽段和下芽段分别提高22.0%和25.0%。露地(大田)环境条件下,嫁接成活率高达81.3%,比温室(高温、高湿)条件下增加50.1%。  相似文献   
68.
长期以来,动物性油脂被认为是造成血清中高胆固醇和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性油脂作为主要食用油脂渐成趋势。植物油的大量食用导致畜产品的加工销售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当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过敏症等疾病逐渐威胁到人体健康时,人们开始关注食用油脂,寻找真正的致病凶手。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动、植物油中n-6系和n-3系脂肪酸及其比值的生理作用,发现植物油含有微量有害因子,而且植物油经过氢化作用后形成环境激素和反式脂肪酸,环境激素引起雄性动物精子数量减少和神经系统异常,而反式脂肪酸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动物油脂不含微量有害因子,不产生类似激素的物质。低热能饮食条件下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疾病。因此,动物性油脂的安全性要比植物油高,在人类正常食用油摄取量范围内选择动物性油脂更安全。  相似文献   
69.
10种观赏草叶片的细胞膜热稳定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导法测定了10种观赏草在不同梯度高温水浴处理下细胞膜的热稳定性,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高温半致死温度,以鉴定不同观赏草种类的耐热性.结果表明:耐热性强的是黑麦冬、血草、小盼草;耐热性中等的是(从强到弱排列)棕榈叶苔草、棕红苔草、细叶芒;耐热性弱的是(从强到弱排列)玉带草、金边麦冬;耐热性最弱的是斑叶芒、花叶芒.  相似文献   
70.
低温和GA3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及幼苗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时间的低温(4℃)处理及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缩短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时间,以低温28天处理初萌期最短,其次是低温21天和300 mg/L GA3处理;在一定的GA3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凤丹种子发芽指数与发芽率越高;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凤丹种子发芽指数与发芽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低温21天处理是所有处理中发芽指数与发芽率最高的.在对凤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GA3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苗增高、叶柄伸长,增大叶面积,且有利于凤丹幼苗生物量以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积累,其中以300 mg/L GA3处理促进效果最佳;其次,低温21天处理促进凤丹幼苗生长发育效果也较好,且幼苗根冠比在所有处理中为最大,可推断低温21天处理可能使凤丹幼苗后续生长最具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