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有机肥料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质和绿化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杭州湾慈溪滩涂盐渍土试验区块中,研究施加固体有机肥、绿化栽培介质、有机液肥和无有机肥等对盐渍土和绿化植物的影响。利用统一栽植20种植物模式的每个试验块(15m×20m),进行4个试验组,试验周期为18个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施加有机肥能够降低和稳定表层土壤的pH值和含盐量,但未达到显著差异;3种有机肥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液肥的长期效果比绿化栽培介质和固体有机肥料差;施加有机肥料对20种植物的存活率、高度生长速率和径向生长速率等指标,改善效果,因植物种类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慈溪滩涂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的变化情况,4个试验组改良效果大小为:绿化栽培介质≈固体有机肥料>有机液肥>无有机肥。  相似文献   
12.
伊乐藻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克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评价伊乐藻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克藻效应.结果表明,伊乐藻对总氮、氨态氮、硝态氮和总磷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且水体中氮、磷起始浓度越高,其去除效果越明显;不同生物量伊乐藻对河水中其他藻类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生物量增加,其克藻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赵广琦  崔心红  张群  朱义 《园林科技》2010,(2):23-29,3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市奉贤区非洲菊栽培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累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出现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趋势,土壤的酸化主要和NO3-的累积有关;除HCO3-、K+外,Cl-、SO42-、NO3-、Na+、Mg2+、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且这6种离子间的相关性较好;土壤中盐分阴离子以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对全盐量与各种离子进行逐步回归,得到模型为:ρ(全盐量)=0.291+5.295ρ(Ca2+)+2.177ρ(NO3-),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花叶芦竹冬季浸水萌芽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a从11月或12月到翌年3月中旬对花叶芦竹茎秆进行不同处理的浸水萌芽试验。结果表明: (1)花叶芦竹冬季浸水萌芽过程中,几乎每1节都能萌发1个芽,最多1节萌发4芽; (2)茎秆分段处理,其萌芽能力大小顺序为中段>下段>上段,中段萌芽率(芽数/节数)显著高于下段和上段(P< 0. 05); (3)茎秆分段处理与整枝处理的萌芽能力没有显著差异,年龄对萌芽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设计了不同培养条件(培养箱、简易温室、塑料膜覆盖)来观察微齿眼子菜、丝叶眼子菜、穿叶眼子菜、小眼子菜、布氏轮藻、苦草和刺苦草7种沉水植物的越冬表现和生长状况,结果显示7种植物在3种人工条件下均能够越冬,其中小眼子菜和布氏轮藻在该3种条件下存活率均为100%;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微齿眼子菜、穿叶眼子菜、苦草、刺苦草的(茎)长度、生物量和分枝数均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P0.01),而小眼子菜的分枝数随温度升高显著减少(P0.01)。  相似文献   
17.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特别是化工废弃地生态修复,是当今世界理论研究和工程项目实施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上海市塘外化工废弃地开展了土壤、水体、植物和微生物等现状调查与评价,确定土壤和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作为主要修复对象,结合该地块性质提出了生态修复技术途径,形成了生态修复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河岸带植被重建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短期高温高湿处理对沼泽小叶桦的光合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及其恢复效应,采用盆栽实验,利用人工智能气候室,研究了沼泽小叶桦在3个不同的温度湿度处理时的光合作用等生理特征的变化,及其经过10天高温高湿处理后在对照条件下的恢复效应。结果显示:高温高湿(30~40℃,90%)会抑制沼泽小叶桦叶片的光合等生理作用以及其生长。但经过短时间高温高湿处理后,沼泽小叶桦的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光合等生理指标均能即时恢复;叶绿素、脯氨酸等指标恢复较缓。说明沼泽小叶桦对短时间高温高湿处理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够通过自身生理调节来适应外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可以在上海及周边滨海城镇绿化造林进行引种运用。  相似文献   
20.
崇明三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河口平原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估算了崇明三岛森林供给、调节和文化3大类共12项服务价值量,并分析了不同乡镇的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结果表明:2013年崇明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6.61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18.09万元/(hm~2·a),人均价值为0.68万元;2015年总价值、单位面积价值和人均价值分别比2013年增长22.8%,17.5%和24.7%。生态服务价值以调节服务为主,2013年为32.97亿元,2015年比2013年增长20.2%。在调节服务中,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和涵养水源价值比例较高,合计超过70%,积累营养比例最低。乔木林中硬阔林价值最高,其次为杉,第三为软阔。2013年,长兴镇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最高(4.42亿元),东平林场单位面积价值最高(18.70万元/h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