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了进一步发掘燕麦的基因资源,以ITAO、XO以及野生燕麦3个燕麦群体为研究材料,对燕麦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6个营养性状以及植株株高、穗长、主茎旗叶长、主茎旗叶宽、穗下第一节间长、总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7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燕麦籽粒营养性状总酚以及农艺性状分蘖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即在群体中遗传差异性最大,主成分分析和网络相关性分析显示氨基酸与农艺性状旗叶宽具有特殊性,并且野生燕麦具有较强的自然优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热压干燥过程中杨木锯材芯层温度和压力进行测试,探究热压板温度对热压干燥过程中杨木锯材芯层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及水分状态的影响,为热压干燥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成探针同步测量并记录热压干燥过程中杨木锯材芯层温度和压力,通过对杨木锯材芯层压力测量值与测量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值(压力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推测热压板温度对热压干燥过程中杨木锯材水分状态的影响。结果当热压板温度从120℃升高到140℃时,杨木锯材芯层压力峰值从146.4kPa增大到213.1kPa,相应温度峰值从102.8℃升高到123.7℃,温度和压力同时达到峰值,到达峰值时间从17.5min缩短到11.6min。当热压板温度为120和130℃时,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的杨木锯材芯层水分为过压的未饱和水,热压干燥后杨木锯材芯层终含水率(48.55%和49.88%)高于纤维饱和点;当热压板温度升高到140℃时,杨木锯材芯层自由水受热汽化形成水蒸气,并随着蒸汽温度的升高由饱和状态转化为过热状态,热压干燥后杨木锯材芯层终含水率(27.70%)低于纤维饱和点。结论热压干燥过程中热压板温度越高,杨木锯材芯层温度和压力达到的峰值越高,峰值持续时间越短。热压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的杨木锯材水分状态根据热压板温度不同,可为液态水(过压的未饱和水)、饱和水蒸气或过热蒸汽状态。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水平n-3 HUFA(0.79%,0.83%,0.85%,0.88%,0.92%,0.94%;DHA/EPA=2.8/1)对黑鲷幼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黑鲷幼鱼肝体指数(HSI)及腹脂率(IPF ratio)随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于0.92%和0.94%组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脂肪细胞直径呈减小趋势,其中0.94%组显著小于0.85%组;肌肉脂肪含量受n-3 HUFA的影响显著,于0.88%组时达到最低。各组全鱼水份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肌肉及腹腔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SFA)和C16∶0含量均随饲料n-3 HUFA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而∑n-3 HUFA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织中DHA/EPA不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增重率为参考指标,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黑鲷幼鱼[(8.08±0.09) g]获得最佳增重时对饲料中n-3 HUFA的需要量为0.87% DM;(2)黑鲷幼鱼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在n-3 HUFA>0.92%时有显著下降(P<0.05);腹腔脂肪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随饲料中n-3 HUFA的添加呈升高趋势(P<0.05),且高含量n-3 HUFA(0.94%)可使HSL活性增加近一倍。结果表明,饲料中n-3 HUFA通过同步调控脂肪合成与分解两个过程影响黑鲷幼鱼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04.
n-3高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幼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水平n-3 HUFA(0.79%,0.83%,0.85%,0.88%,0.92%,0.94%;DHA/EPA=2.8/1)对黑鲷幼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黑鲷幼鱼肝体指数(HSI)及腹脂率(IPF ratio)随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于0.92%和0.94%组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脂肪细胞直径呈减小趋势,其中0.94%组显著小于0.85%组;肌肉脂肪含量受n-3 HUFA的影响显著,于0.88%组时达到最低.各组全鱼水份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肌肉及腹腔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SFA)和C16:0含量均随饲料n-3HUFA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而∑n-3 HUFA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织中DHA/EPA不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增重率为参考指标,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黑鲷幼鱼[(8.08±0.09)g]获得最佳增重时对饲料中n-3 HUFA的需要量为0.87%DM;(2)黑鲷幼鱼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在n-3 HUFA>0.92%时有显著下降(P<0.05);腹腔脂肪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随饲料中n-3 HUFA的添加呈升高趋势(P<0.05),且高含量n-3 HUFA(0.94%)可使HSL活性增加近一倍.结果表明,饲料中n-3HUFA通过同步调控脂肪合成与分解两个过程影响黑鲷幼鱼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05.
106.
<正>光唇鱼俗称石斑鱼,属鲤形目,骨少肉嫩,味道鲜美,深受浙江等地区广大消费者喜爱,商品鱼售价高,养殖前景被业者十分看好,已成为山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致富产业之一。光唇鱼现有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水泥池、土池、循环水、网箱、帆布池等,尚未有微咸水池塘养殖的研究报道。本试验选择在杭州钱塘江入海口围垦区域开展光唇鱼大棚养殖试验,旨在丰富养殖技术模式,为光唇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