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4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小麦干热风危害及其防御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干热风气象灾害的危害特征、类型与指标、致病原因、防御措施等4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全面和深刻了解干热风气象灾害,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提出适合的防御措施,不仅对提高小麦产量提供参考,对安全生产、趋利避害、减轻不利影响以及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嗜热真菌Achaetomium sp. Xz8来源的甘露聚糖酶Man5Xz8和Humicola sp.Y1来源的嗜热甘露聚糖酶Man5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0.0%,然而两者的酶学性质尤其是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Man5Xz8的最适温度为50℃,仅在30℃下保持稳定,而Man5A最适温度为70℃,且在5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为研究不同区域关键氨基酸位点对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影响,以Man5Xz8为研究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分别构建了单点突变体V124I及△SG。实验结果表明,突变体V124I及△SG和原酶Man5Xz8具有相似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但在热稳定性方面较原酶有很大提高:在50℃下处理10 min后,突变体V124I的相对剩余酶活力较原酶Man5Xz8提高了26.9%,突变体△SG在50℃下处理1 h保持稳定。通过对甘露聚糖酶不同区域氨基酸位点的研究,发现了与酶热稳定性相关的关键结构区域及位点,为以后更好的研究第5家族的甘露聚糖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3.
以香樟为试验材料,研究碱性土壤条件下,硫酸亚铁铵对香樟黄化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硫酸亚铁铵能提高黄化香樟叶片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可溶性糖的利用。外源施用硫酸亚铁铵是解决香樟叶片黄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4.
CBERS与ALOS卫星影像融合前后图像质量对比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目视辨别以及客观评价指标对融合卫星影像的亮度信息(均值)、空间细节信息(方差、信息墒、平均梯度)、光谱信息(相关系数)、纹理信息(角二矩阵)4个方面研究评价CBERS和ALOS数据融合后的图像质量.结果表明,CBERS多光谱影像信息量更丰富,而ALOS的蓝色波段信息量明显低于其他波段.CBERS数据与ALOS数据自身融合以及CBERS的全色与ALOS的多光谱融合后的目视判别及定性评价效果较好,CBERS的多光谱和ALOS的全色融合效果稍差.各种评价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巴卫星的全色与多光谱融合信息量较ALOS丰富,CBERS的全色与ALOS的多光谱融合则表现出更多的优点,更适合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45.
甘蔗收获机切段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蔗收获机切段装置存在的切段机理理论缺乏、切段损失大、对切段装置要求多样化等现状,对比分析了切段装置前置式、中置式、后置式3种形式的收获流程,并基于对前置切段式结构的理论分析,推导前置切段式切段长度的经验公式,设计了切段装置试验台和切段装置前置式收获机割台。进行了切段过程高速摄影试验,获知蔗段在切段过程中的运动规律、蔗叶与蔗茎的分离形式、断口糖分损失的主要形式及原因,通过田间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蔗段合格率因素主次顺序为:交错深度、行驶速度、切段辊转速,当交错深度为4 mm,行驶速度为2 km/h,切段辊转速为300 r/min时,割台蔗茎合格率达到93%。通过统计学分析计算,得出了长度系数为0.7,其长度分布近似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6.
论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切段式甘蔗收获机切段装置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切段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切段效果的影响机理,并从优化清选、提高切段质量、降低糖分损失和减少部件功耗等方面对国内甘蔗收获机切段装置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目的】蜜蜂是最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如何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下,保护和利用蜜蜂,维护蜜蜂的种群繁衍和优质育种,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方法】选择在人口密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建立西方蜜蜂繁育隔离交尾区,栽培优质蜜粉源植物,采用地理空间位置分析、蜂场数据调查和蜜蜂生物性检测等方法,检验该隔离区内蜂王隔离交尾的可行性。【结果】 试验组织的20只处女王经过30d交尾期,蜂王交尾均未成功。【结论】将蜜蜂育种场或繁育场建设在人多地少的经济开发区,可有效隔离外场雄蜂,为西方蜜蜂定向繁育优质蜂种和蜂种区域规划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