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西藏低温环境下放线菌的组成及其抑菌效果和酶活性,为放线菌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和高活性酶的筛选提供资源。【方法】从西藏低温地区采集16份土样,用平板稀释法分离放线菌,经形态学和培养特征初步鉴定后得到有代表性的低温放线菌,对这些代表性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代表性低温放线菌菌株发酵液对11种农作物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从16份土样中共分离到22株有代表性的低温放线菌,其在10~25℃均能生长。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22株菌分布于放线菌门放线菌纲2个亚目3个科的3个属,即链霉菌亚目(Streptomycineae)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假诺卡氏亚目(Pseudonocardineae)束丝放线菌科(Actinosynnemataceae)伦茨氏菌属(Lentzea)和假诺卡氏亚目(Pseudonocardineae)假诺卡氏菌科(Pseudonocardiaceae)拟无支酸菌属(Amycolatopsis),其中以链霉菌属最多,占分离菌的91%。在分离的22株代表性低温放线菌菌株中,27.3%的菌株有抑菌活性;40.9%的菌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22.7%的菌株具有淀粉酶活性,18.2%的菌株具有蛋白酶活性。【结论】西藏低温生境中蕴藏着丰富的低温放线菌资源,其中一些菌株具有拮抗活性和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西藏八角莲叶斑病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西藏农牧学院药材基地的西藏八角莲(Dysosma sayuensis Ying)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八角莲叶斑病为八角莲上一种新病害,其病原菌为壳针孢属(Septoriasp.)真菌。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其中以山梨醇为最适碳源,蛋白胨为最适氮源,在无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不良,长势较差;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pH为7~9;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明确了引起西藏八角莲叶斑病的病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番茄早疫病菌拮抗放线菌10-4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放线菌10-4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琼脂块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其抑菌作用,并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菌株10-4对2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根腐病菌、稻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立枯丝核病菌、小麦全蚀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生长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菌株10-4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有致畸作用;其发酵原液和5倍稀释液在活体植株上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7.2%和70.9%。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10-4初步鉴定为腐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aprophyticus。  相似文献   
14.
何建清  王伟平 《食用菌》2010,32(2):42-43
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传统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围绕农作制度创新,开展菇稻禽农作模式构建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稻鸭共育为基础、冬闲田栽培黑木耳为重点。采用良种、优化基质配方、稻草覆地和微喷调湿等代料黑木耳冬闲田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及废菌棒还田、稻鸭共育技术集成与应用,形成了菇稻鸭复合型生态种养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纳木错盐湖中度嗜盐放线菌的数量、种类组成、拮抗活性和酶活性。采用盐浓度为5%和10%的4种分离培养基,利用稀释平板倾注法对盐湖土壤和水样放线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细胞壁化学组成对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抑菌和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纳木错盐湖土壤和水样中分离到36株中等嗜盐放线菌,其中土样中26株,水样中10株。分别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放线菌形态学排重后合并为13株,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分别有4株放线菌对小麦赤霉菌、小麦根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有抑菌活性,抑菌率占30.8%。其中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最大抑菌圈直径达22 mm。酶活性测定发现,纳木错盐湖中度嗜盐放线菌的酶活性菌株数少且弱。  相似文献   
16.
从西藏农牧学院校园采集到一株野生亚侧耳(编号为HGHZ02),为了使该菌种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对其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聚类分析,鉴定菌株HGHZ02与勺状亚侧耳(Hohenbuehelia petaloides)的相似度达到100%,但通过形态学鉴定与地生亚侧耳形态特征最相似,因此将菌株HGHZ02鉴定为地生亚侧耳(Hohenbuehelia geogenia)。菌株HGHZ02菌丝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最适生长氮源为麦芽浸粉,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pH 7.0,最适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GHZ02最佳生长因子组合为麦芽糖25.0 g/L、麦芽浸粉3.0 g/L、pH 7.0和温度26℃。  相似文献   
17.
桃儿七又名桃耳七、小叶莲、铜筷子、鸡素苔,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为其根。在我国分布于陕西、甘肃、云南、四川、西藏。由于桃儿七是珍稀的中草药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桃儿七根状茎粗壮,横生,节状,红褐色。茎直立,中空,高40~80厘  相似文献   
18.
西藏巴松措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巴松措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进行采集、鉴定,并对其优势科、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大型真菌有7纲16目42科64属160种,其中子囊菌有9科13属18种,担子菌33科51属142种。占优势的科有3个,占总科数的7.14%;占优势的属有7个,占总属数的10.94%。按照利用价值可分为食用、药用、毒菌3类,食用菌87种,占总数的54.38%;药用菌20种,占总数的12.5%;毒菌23种,占总数的14.38%;其中未知种39种,占总数的24.38%;西藏新纪录种30种,占总数的18.75%。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鲜食春大豆—晚稻这一耕作制度在庆元县松源镇推广所取得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双季稻区可新增产值7659~7818元/hm2。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田少地多,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34.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约122万亩,全市人口约250万,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54亩。近年来我市的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生产用地大大减少,粮食产量逐年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