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4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正>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和市场因素拉动作用下,九江市生猪生产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目前,全市能繁母猪存栏10.8万头,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2648家,万头猪场17家,年出栏生猪近220万头,但这一出栏量还满足不了本地猪肉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3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定西市李家堡镇进行了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及小麦和豌豆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0-5 cm,5-10 cm,10-30cm 3层土壤的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动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的3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两种轮作次序下SOC,ROC,MBC的含量,这说明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碳的固定和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免耕和秸秆覆盖两部分结合效果最佳.同时,各处理土层的含碳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ROC,MBC,ROC/SOC,MBC/SOC对不同耕作措施产生的响应与SOC基本一致,它们可以作为对土壤SOC影响的评价指标,与SOC的相关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MBCROCMBC/SOCROC/SOC,在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上它们比SOC更敏感,其灵敏度排序为MBCROC/SOCMBC/SOCROC,因此,在ROC,MBC,ROC/SOC,MBC/SOC等指标中,MBC更要值得重视和采用.  相似文献   
33.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保护性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共设4个处理(T:传统耕作;NT:免耕无覆盖;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覆盖),采用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即小麦→豌豆→小麦和豌豆→小麦→豌豆,本文中所指春小麦地、豌豆地分别指2008年种植春小麦、豌豆的轮作次序),于2008年3月中旬对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下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经过7a的轮作后,两种轮作次序下,0-30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有在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较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处理高的趋势,且其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两种轮作次序下的排序均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T);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在春小麦地和豌豆地的排序则分别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T)〉免耕不覆盖(NT)和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T)。同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与有机碳和全氮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有利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34.
合理解决荒漠化地区的农村能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的矛盾,实现多元化能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铁木日乌德嘎查的现状及能源利用基本情况,从社会经济、技术、生产结构、人文和自然地理等角度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决定该嘎查采用当前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当前这种以玉米芯、秸秆、煤、电、柴油、汽油为主,液化石油气和太阳能为辅的生产已及生活用能结构不仅使当地居民饱受经济和健康的双重压力,同时也对当地荒漠化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5.
利用反距离加权法(IDW)、局部多项式(LPI)、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对湖南省邵阳县水稻土的3种主要亚类共6 051个样点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进行空间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淹育性水稻土有机质、潜育性水稻土有效磷采用局部多项式整体插值效果相对更好,而淹育性水稻土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潜育性水稻土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潴育性水稻上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均以克里格插值法整体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36.
体验经济时代云南省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娟  叶文  宋文姝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79-7982
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度假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以山地资源为依托开发休闲度假旅游,是云南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发展模式由观光向度假转型的必然选择。笔者根据云南省自身的资源禀赋状况以及旅游发展现状,从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出发,对云南省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的一些策略方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麦-豆轮作次序下不同耕作措施间的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土壤微生物商在各个序列中变化并对土壤各级有机碳库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次序下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不覆盖相比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的提高,同时各处理表层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并且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递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活性有机碳较大程度上依赖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同时也说明易氧化碳与微生物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土壤中活性较高部分的有机碳含量.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商均表现为NTS、NT、TS处理大于T处理,和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相较于其它处理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微生物商在各个序列中变化最明显,说明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8.
以紫叶李幼叶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3~5月系统地观测了其发育过程。从叶片大小(以叶面积表示)来看,紫叶李叶片的生长趋势呈明显的"抛物线形"曲线,在5月中旬叶面积达到最大。新生叶展开过程中,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均逐渐升高,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较快,5月初即达到最大值;花青素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5月下旬花青素含量仍在升高;蛋白质含量增加趋势与叶绿素一致。随着叶面积的增大,紫叶李叶片的质体醌库大小(Area)和反应中心数目(RCs/CSo)在5月中旬逐渐增大至最大值,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ABS/CSo、TRo/CSo、ETo/CSo)、热能耗散比率(DIo/CSo)等也在5月底逐渐趋于稳定,说明此时叶片的光合功能已经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39.
为了寻找适宜当地冬小麦播种模式,三原县农技中心于2013-2014年度进行小麦不同播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山东宽幅带状播平均产量达9 344.55kg/hm2,比普通条播机增产1 080 kg/hm2,增产率13.1%,增产效果明显,此机型适合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伴随着改革开放,已成为发展市场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转权让利、保权分利、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基础,芜湖、苏州、顺德等地已相继成功推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将成为我国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