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本文利用从NCBI下载的21590条银杏EST序列,分析了银杏(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EST-SSR在银杏EST序列的分布和比较了在不同长度EST序列中的SSR特性。在剔除冗余和低质量序列后,得到总长为5708.385kb的无冗余EST序列7961条,发现了405个EST序列(5.09%)含有475个SSR,长度400~1000bp的EST序列含SSR位点数为445个,占SSR总数的93.68%。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基元类型是银杏EST-SSR的主要类型,分别占SSR总数的73.89%和24.00%,最常见的SSR基元是:(AT)n、(AG)n、(AC)n、(AAG)n和(AAT)n。通过对银杏EST序列中SSR位点信息的发掘分析,为有针对性地设计EST-SSR引物,开发银杏EST-SSR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霍山石斛成熟种子、茎段和愈伤组织为试管苗的初始材料进行继代培养,利用RAPD、ISSR以及DALP3种分子标记方法对不同继代次数(1-4代)的霍山石斛试管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成熟种子和茎段为材料的继代培养,其试管苗后代在所检测的范围内未探查到变异,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以愈伤组织为材料的继代培养,其试管苗后代从第4代开始,部分引物带型发生变化,但变化甚微,仅是带型强弱的改变。以愈伤组织为材料的继代培养物种内存在一定的变异,但在4代以内仍可稳定遗传。3种继代方式比较之下,以成熟种子和茎段为材料的继代培养是更能稳定遗传的组培快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兼性景天酸代谢(CAM)植物霍山石斛为材料,研究强光胁迫条件下,外源NO对其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0. 1 mmol·L-1硝普钠(SNP)处理提高了石斛光合系统Ⅱ(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增加了过剩光能的非光化学耗散,缓解了光抑制的发生,同时通过增强抗氧化系统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有效保护了光合机构免受强光胁迫的伤害,PSⅡ反应中心得以较快恢复。而经0.5 mmol·L-1SNP处理后,霍山石斛的光能转换系统未能通过有效的光能转换和非光化学反应耗散过剩的光能,降低了抗氧化系统中SOD、POD和CAT的活性,加剧了PSⅡ反应中心光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叶片早衰影响棉花产量和棉纤维质量,而乙烯利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植物组织衰老有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植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探讨在不同乙烯利水平处理下,棉花子叶DNA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变化模式。结果显示,经300、500和700 mg/L乙烯利处理后,棉花子叶DNA甲基化比值分别为32.99%、35.45%和37.49%,都低于对照组(37.92%);和对照组相比,经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后,棉花子叶DNA发生甲基化变化位点的比率分别是2.71%、3.63%和4.88%,而去甲基化位点的比率分别为10.66%、9.84%和9.23%,并且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棉花子叶DNA甲基化位点与去甲基化位点之比逐渐提高;本研究鉴定了17个MSAP差异基因片段,这些片段与NCBI中已知的功能基因存在同源性,包括果胶甲酯酶基因、细胞色素P450、乙醇脱氢酶基因、肌动蛋白解聚因子、翻译延伸因子等和乙烯利诱导棉花子叶衰老相关基因。研究结果提示,在乙烯诱导棉花子叶衰老的进程中,DNA甲基化参与了棉花子叶衰老的调控,为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乙烯诱导棉花衰老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EST序列长度与SSR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分析大豆EST-SSR的特征和比较其不同长度EST序列中的SSR特性,从NCBI下载了大豆EST序列,应用SSRIT搜索SSR,分析了20 183个无冗余的EST序列,发现了1747个EST序列(8.66%)含有SSR,长度超过400 bp的EST序列含SSR的比例为10.05%,而长度在400 bp以下的EST序列SSR的比例为4.74%.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SSR是大豆EST-SSR的主要类型,分别的60.45%和37.04%,最常见的SSR基元是:AT、AG、AAT、AC、AAG、ACG.在1798个EST-SSR中,51.45%的长度大于12 hp,13.35%长度大于20 hp.推断NCBI大豆EST数据库中含有12 3527个SSR,大豆EST-SSR可用于大豆分子标记,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为有针对性设计EST-SSR引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麦安农98005旗叶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安农98005旗叶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安农98005旗叶具有较强的捕获光能和光合作用的能力,从孕穗期到乳熟期,旗叶的Pn、Fv/Fm、ETR和产量呈单峰变化,在开花期Pn、Fv/Fm、ETR和产量达到峰值,干物质积累量也最高;进入灌浆期以后,Pn、Fv/Fm、ETR和ФPSⅡ衰减速率慢,并能维持一定的叶面积系数,这可能是安农98005的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丹参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试验通过建立优化的丹参SRAP反应体系,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得到3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对生长在四川中江、陕西商洛、山东临沂、安徽亳州和安徽凤阳5个丹参主产区的6个丹参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共产生782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1.7条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应用NTSYS软件聚类分析36对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在0.6774~0.8225之间,说明SRAP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丹参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板栗壳色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简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以板栗壳为材料,研究板栗壳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及纯化色素的稳定性,为板栗壳色素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易溶于碱性水溶液,不溶或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用1%的NaOH提取色素,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别笨取3次后获得粗提色素,粗提色素经醇沉、酸沉及霞结晶法三种方法纯化后通过薄层层析证明色素纯度较高.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纯化色素的0.01%水溶液在223 nm和264 nm处有明显吸收峰,0.01%甲醇溶液在218 m和264 nm处有明显吸收峰,推测板栗壳色素含有苯环及酚羟基.纯化色素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色素264.nm处吸光度对pH值较敏感.510 nm处吸光度在pH为2.0至6.0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pH为8.0至14.0时变化不大,pH=10.0条件下测定510 nm处吸光度可以作为色素定量的方法;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有不同影响;色素对光、热、氧化剂及还原剂的耐受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以离体培养棕色棉纤维(暗培养10 d)为材料,分别用红、黄、蓝、白光进行处理,在24 h光照条件下培养10 d后,利用cDNA-SRAP技术对其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对其中16个差异片段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对和功能分析表明:2个序列功能与植物抗逆性有关(CNGC5类似蛋白基因、(+)-δ-杜松烯合成酶);3个序列与生物代谢相关(β-1,3-葡聚糖酶13基因、质膜胆碱转运蛋白基因、tau类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其中,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与原花青素合成前体物质的转运有关,光质可能通过影响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进而对原花青素的合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