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杨永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082-1086
通过全面梳理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的现状,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的趋势,总结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的特点,指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氮素累积与转移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中燕麦和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量,明确间作花生固氮特性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规律,进一步探索间作体系下氮素的循环机理。 【方法】 本研究在大田不施用氮肥的试验条件下,通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设置不同种植模式 (燕麦单作、花生单作、燕麦‖花生间作),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探索燕麦与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花生根瘤的生物固氮效率以及花生体内氮素向燕麦的转移规律。 【结果】 与单作燕麦相比,燕麦‖花生间作体系下,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增加 (P < 0.05)。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燕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在单作和间作模式下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间作燕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两年平均增加了40.6%,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平均增加了49.0%。间作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单作相比呈下降趋势,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到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两年平均比单作下降了20.6% ( P < 0.05)。开花结荚期间作花生的根瘤数和根瘤重比单作两年分别降低了21.3%和16.8%,单位质量的固氮酶活性平均降低了26.2% ( P < 0.05)。2011年和2012年,虽然在生理成熟期间作花生的固氮效率与单作相比分别提高了10.3%和37.1%,但花生生物固氮量分别降低了52.3%和26.3% ( P < 0.05)。2012年间作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率达到21.4%,转移氮量为15.3 mg/株。 【结论】 燕麦‖花生间作显著降低了开花结荚期花生单位质量的根瘤固氮酶活性,但提高了成熟期花生的固氮效率,促进了花生固氮能力的发挥,且在燕麦和花生共生期内,花生体内氮素可以转移到燕麦,从而增加了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地上与地下的相互调节和促进作用,因而,燕麦‖花生间作是东北农区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氮素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3.
在近年来的水土保持实践中,旺苍县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一套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有:坚持将水土保持规划与农业富民、工业兴县、乡村治理等规划相结合,将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与环境改善相结合;在项目实施中,推动水土保持投资从以政府投入为主向整合投入转变、向多元投入转变、向社会投入转变;明确土地富裕区、水资源充裕区、水土富足区的发展方向;强化政策指引、资金激励、典型带动三项激励措施;健全宣传发动、定期督办、考核考评三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74.
新疆厚皮甜瓜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规律及其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厚皮甜瓜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规律,为新疆厚皮甜瓜高糖品种培育及栽培管理奠定基础.[方法]以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的3份新疆厚皮甜瓜为材料,从授粉后10 d至果实完全成熟,采集心部和边部果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结果]材料HH、HL和LL成熟期心部果肉总糖含量依次为110.8、88.0和7...  相似文献   
75.
【目的】运用QTL分析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挖掘影响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厚皮甜瓜甜味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高糖材料VZX(V醉仙)为母本和低糖材料HP(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衍生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果实赤道位置心部果肉蔗糖含量,从F2群体中挑选蔗糖含量极端高和极端低的单株各20个,分别构建高蔗糖池和低蔗糖池,对双亲及混合池均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约20×覆盖深度),定位蔗糖性状的关联区间,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候选基因。【结果】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在F2群体中基本呈正态分布,符合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对双亲及混池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有效数据32.62 G,Q20在95%以上,平均覆盖深度为17.76,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总reads数目比例在98.72%~99.02%,测序数据质量高,参考基因组选择合理有效;在8号染色体定位到1个3.29 Mb的区间,共注释到108个基因;在初定位区间内获得1个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生化过程的候选基因EVM0000647,在高糖和低糖亲本间编码区无非同义突变,但启动子区域具有大量差异位点,且表达量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极端混池测序(BSA)方法,在8号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影响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含量的QTL,大小为3.29 Mb,共注释到108个基因,其中候选基因EVM0000647,通过差异表达负调控厚皮甜瓜心部果肉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