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业科学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研究适合大田生产的气吸式小麦单粒精密播种机为目标,改进了用于小区播种的组合吸孔式排种器的结构,采用三段圆弧构成螺旋吸槽的曲线方程,分析了种子在此曲线方程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从理论上描述了组合吸孔完成吸种、清种和输种的全过程,认为组合吸孔具备清种功能的原因在于组合吸孔的运动速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化,种子在吸种区内受到的种子之间的内摩擦力是最大外力,从而确定了组合吸孔式排种器吸室临界真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2.
夏玉米免耕覆盖移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夏玉米免耕覆盖条件下直接移栽,对导苗管式栽植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夏玉米直立度合格率为91.8%,优良率为74.4%,深度变异系数为14.9%,株距变异系数为17.9%,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与耕翻条件下的移栽质量相比,各项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与夏玉米免耕覆盖直播相比,可以增加收益521~1 574元/hm2。  相似文献   
53.
玉米育苗栽植是提高复种指数或抵御苗期低温冷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而实现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是推广这一农业技术的关键。文中着重分析了我国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认为只要将农业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很好地结合起来,玉米育苗栽植技术在我国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4.
玉米育苗栽植是提高复种指数或抵御苗期低温冷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而实现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是推广这一农业技术的关键。文中着重分析了我国玉米育苗栽植机械化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认为只要将农业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很好地结合起来,玉米育苗栽植技术在我国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以半自动导苗管式栽植机移栽夏玉米裸苗的田间生产性试验结果为基础,分析了玉米机械化育苗移栽的生产效率、育苗费用、移栽费用和增产效益,确定了机械化移栽的最小经济规模和盈亏平衡点。结果表明,采用6行导苗管式栽植机移栽夏玉米裸苗时,每公顷能比同期免耕覆盖种植的夏玉米增产5658kg,增收4524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半自动导苗管式栽植机仍然存在需要人工过多、机械移栽成本高于人工移栽成本的问题,只有当移栽面积达到12hm2以上,两者的移栽成本才接近。  相似文献   
56.
探讨宁夏地区塑料大棚宜机化种植模式对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效果。在大棚内采用不同垄距(190 cm (A1)和210 cm(A2))与不同密度(1 800株/667m2(B1)、2 200株/667 m2(B2)、2 500株/667 m2(B3)),单(H1)、双(H2)行种植与不同密度组合的栽培方式分别进行2个茬口(2019年夏秋茬、2020年早春茬)的番茄种植,研究2种栽培模式下番茄的生长和产量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垄距为190 cm时,番茄的生长及产量、品质等指标优于垄距210 cm;A1B1组合番茄产量、平均单果质量最高,分别为8 841 kg/667 m2、171.8 g,比A2B1处理分别高35.3%和9.4%;当垄距相同时,低种植密度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高种植密度。在垄距为190 cm条件下,进行单、双行栽培模式试验发现,在下午时段(15:00—17:00)单行西侧的番茄植株透光率最高,显著高于单行东侧和双行的东、西两侧;第1、2、3垄的单行东侧番茄透光率分别高于各垄双行东侧35.6%、20.3%、18.2%。单、双行种植模式番茄的产量呈现密度增加产量降低的趋势;当密度分别为B1、B2、B3时,单行产量比双行产量分别高12.8%、19.4%、10.2%;并且单行模式下番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双行。综上,在宁夏地区塑料大棚内夏秋茬和早春茬番茄宜采用垄距为190 cm,密度为1 800株/667 m2的单行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7.
经过对国内外水培技术中各自独具特色的增氧技术和方法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营养液深液流栽培的动态液位增氧法(DSS)。DSS利用了滴液法、液流法、露根法、湿气根法等几方面增氧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动态液位法栽培番茄的试验表明,动态液位法可以提高植株的相对生长率、加快叶片和节点的生长、增强根系的活力、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8.
臭氧杀灭循环营养液中三种土传病原菌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臭氧应用于循环营养液消毒提供指导,该文研究了营养液中臭氧浓度的上升、衰减,臭氧杀灭营养液中3种植物病原菌所需的残余臭氧浓度、接触时间和残留臭氧对黄瓜根系的伤害。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气体在营养液中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高,达到平衡浓度所需的时间短;低浓度臭氧气体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低,达到平衡浓度需要的时间长。当营养液中残余臭氧浓度为0.6 mg/L,接触时间5 min时,臭氧对103 cfu/mL浓度黄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和106 cfu/mL浓度十字花科软腐病3  相似文献   
59.
采用浮板毛管法(FCH)栽培系统,进行了营养液充氧与否,与番茄生长发育状况、果实营养品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改进FCH进行番茄长季节栽培时,充氧与否对番茄长势、产量没有影响,但对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营养液中充氧不改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可以降低硝态氮的含量,同时会减小糖酸比。  相似文献   
60.
本文提出了一种远程遥控式植保作业方法,并结合风送喷雾技术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温室大棚的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在确定喷雾机总体方案和主要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对喷雾系统、履带行走系统和通讯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选型。雾滴冠层沉积分布与穿透性的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冠层沉积量均在1.5μL/cm^2以上,同冠层内不同植株雾滴密度变异系数较小,对植株叶片的正反面穿透性较好。因此,自走式风送喷雾机能够很好地满足设施内的植保施药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