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实施对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的全方位改造,加强荒山造林技术应用,攻克黄土丘陵区造林难题,对山西省黄土丘陵区荒山造林工作开展状况进行研究、整理和分析,阐述了山西省黄土丘陵区荒山造林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前期规划、整地、造林、抚育管理、日常养护等多个环节提出黄土丘陵区荒山造林技术应用优化策略,以重塑黄土丘陵区绿色生态,推动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棉田耕作层内残膜力学性能差及膜土分离困难,残膜拾净率低和回收的残膜含土量高等问题,该研究对卷辊式残膜回收部件进行优化。在分析起膜捡膜工作过程和建立卷辊弹齿与膜土团聚体之间动力学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耦合算法,建立卷辊弹齿-膜土团聚体接触计算模型,探究卷辊弹齿与膜土团聚体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卷辊弹齿接触膜土团聚体后残膜受力程度和土壤扰动程度的变化规律。以卷辊回转半径、弹齿直径、弹齿顶端折弯角为试验因素,以残膜平均峰值应力及土壤最大应变为指标开展仿真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对卷辊弹齿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获得卷辊弹齿最优结构参数为:卷辊回转半径100 mm、弹齿直径5 mm、弹齿顶端折弯角42°,此时残膜平均峰值应力为0.1201 MPa,土壤最大应变为3.7584。为了验证优化后卷辊弹齿的捡拾作业性能,以拾净率和含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拾净率为80.34%,含土率为37.13%,与初代研制的样机相比拾净率提升了8.74个百分点,含土率下降了12.18个百分点,机具作业性能明显提升且试验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为残膜回收机关键部件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区域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湖泊湿地对于区域生态安全的维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应用3s技术以及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方法,对银川市湖泊湿地进行了动态演化研究.分析得出:①近20年来,银川市湖泊湿地景观斑块总面积A总、平均面积A、斑块最大面积Amax等特征呈逐年减小的趋势;②银川市湖泊湿地景观内部结构中,虽然部分指标特征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呈脆弱化、不稳定化的变化趋势,如2004年MSI,FD,FS等指数特征虽都明显好于1997年,但是与1987年状态相比仍有差距;③银川市湖泊湿地景观动态演化的驱动力因子有气候和水文的自然因子以及人口增长、农业开发活动和政策调整等人为因子,其中人为因子为主要的驱动力因子.根据结论进一步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为银川市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全国最大的移民安置中心——红寺堡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五期遥感数据,采用RS和GIS技术,选取土地利用程度、耕地垦殖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破碎度等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指数模型,并运用生态风险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对红寺堡区1995—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草地面积下降明显,共减少29 494 hm2,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而未利用地面积虽波动明显,但研究时段始末变化不大;1995—2015年研究区生态风险不断下降,生态风险指数由1995年0.3972下降至2015年的0.3235;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各乡镇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变化较大,不同类型区间均有转换,且不具有规律性,1995—2005年间以最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为主,2005—2015年间以中等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为主。通过地理探测器对影响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因子进行探测发现,林地、草地和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因子对安置区生态风险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通过扬黄灌溉工程和基本农田建设,增强农田生产能力,保障生态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同时,应注重安置区生态用地面积的增加与建设,以此来增加安置区植被覆盖度和降低其生态风险程度;生态保护、摆脱贫困和经济发展是生态移民的主要方向,因此红寺堡安置区在发展过程中在追求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安全的保障,将生态安全放在全区发展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不少读者收到这样的短信:某某公司快速办理个人及中小型企业贷款,无需担保,无需抵押。然后告知联系电话(手机)某经理。可一旦您相信了短信内容,就可能掉进骗子设好的陷阱。  相似文献   
16.
宁夏农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治理与保护的瓶颈之一就是资金不足。本文在分析了宁夏农业存在的生态问题和原有的投资效果的基础下.结合生态保护和治理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融资模式和投资机制。融资模式可以采用基金会融资模式和准项目融资模式,以保证融资渠道的稳定长效。投资机制上应该将目前行政集中管理的投资模式向兼顾各方利益、多层次、更灵活的投资方式转变.同时考虑到生态退化不同程度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投资途径以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新的投融资机制还需要公共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做出相应的配套改革,同时建立更灵活的调控机构以更好的促进生态治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维持退耕成果,加快发展民族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文章以宁夏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详细阐述了退耕还林还草绩效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指出,退耕区后续产业发展不足或缺位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群众生活质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空间布局。最后,提出了实现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博弈论基本原理 ,探讨了在秦岭贫困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草 )和禁伐政策过程中 ,各经济利益主体的不同经济行为动机及其相关现象。研究指出 ,造成退耕还林 (草 )和禁伐政策实施低效的原因是各博弈主体由于利己思想 ,而难以摆脱“囚徒困境”。据此 ,必须建立以合作为中心 ,以符合各主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协调机制 ,实现贫困山区退耕还林 (草 )和禁伐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宁夏西海固地区生态建设中的博弈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问题已是制约贫困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博弈论,探讨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生态保护与重建中各经济利益主体的不同行为动机。结果表明,由于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对待公共产品(生态环境)的偏见以及自身行为的短期化,导致了目前生态保护与重建低效的局部性窘境。据此,提出了要致力于建立符合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协同合作机制,以真正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的干旱化趋势,要求对现有不合理农业生产模式和旧有观念进行彻底革新,在干旱灾害环境背景下,“避灾农业”应是宁夏农业持续发展的崭新思路,基于较小区域内部环境质量的非均质性,初步提出并构建了宁夏引黄灌区高效集约与规模经营的避灾农业亚模式和南部山区高效利用与综合发展的避灾农业亚模式,较以往农业发展模式,避灾农业模式更具经济上易于接受,运行上易于操作,收益上具有高的特点,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