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业科学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41.
蚕桑产业机械化生产是我国蚕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方格蔟采茧机械化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现阶段,我国方格蔟采茧主要由人工来完成,效率低、费时费力,还大幅增加养蚕成本。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方格蔟采茧机械的发展与研究现状,针对我国方格蔟采茧机械的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2.
种子处理从源头上改善了种子的品质,有利于食品安全。高压静电场的合理利用可对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农作物产量及品质保鲜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分析了国内外高压静电场处理作物种子的概念、分类和应用等研究现状,指出了静电种子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3.
奶牛个体智能化精料变量补饲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以槽轮为计量机构、以嵌入式系统为控制系统的奶牛个体精料变量补饲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奶牛身份,根据个体奶牛的基础日粮采食量及其产奶量的差异,实现4种精饲料的精准配料、自动计量、混合与投放。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投料响应时间为1.47s、同步投料时间为15.15s、门禁栏杆开启时间为3.92s、系统读卡距离为523cm、报警料位高度为21.5cm,系统射频识别正确率为100%,并且4种饲料的混合质量良好,计量误差小于5%,能够满足奶牛的饲喂要求,同时具有奶牛补料数据在线查询和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44.
拉伸膜裹包青贮饲料是目前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较流行的一种青贮技术。青贮专用塑料膜是一种很薄的、具有黏性、专为裹包草捆而研制的优质可伸缩膜,将收割好的新鲜牧草经打捆机高密度打捆,然后通过专用拉伸膜进行缠绕裹包,在发酵所需的厌氧环境下形成优质饲草料。裹包青贮是一种先进的青贮调制工艺,不仅可以保持新鲜草料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促进消化率明显提高,而且适口性好,并可以在野外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期保存1~2年。针对人工手动或多个功能单一机械移除青贮圆捆或方捆塑料拉伸膜而造成的工序多、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将青贮捆集运输、切捆、除膜和装料等多项功能优化组合于一体的切捆除膜方法,并以此设计了一种切捆除膜机,同时运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对切割装置进行前6阶模态分析。  相似文献   
45.
鉴于铡揉的青(干)玉米秸秆、麦秸等农作物秸秆及牧草物料适用于养殖牛羊牲畜及生物质能发电等领域,可有效推动粮改饲政策进一步实施,设计了一种青贮秸秆铡揉机。为此,提出了青贮秸秆铡揉机的设计方案,并对青贮秸秆铡揉机的输送喂入装置、铡揉装置及抛料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青玉米秸秆的物料相对含水率平均值为55%,秸秆铡揉长度为1 060mm,秸秆破节率的平均值达91%,标准草长率为8 9%。设计的青贮秸秆铡揉机对于助推畜牧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养殖产品肉奶品质、避免秸秆资源浪费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6.
针对桑树枝条收获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自走式桑枝剪伐粉碎一体机,该机主要由行走装置、剪伐装置和粉碎装置3大部分组成,能够一次完成桑树枝条的剪伐与粉碎工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平均粉碎长度为19.3 mm,粉碎合格率为95.1%,其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性能良好,粉碎效率高,满足桑枝屑的二次利用要求。  相似文献   
47.
化肥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施用化肥对于农作物增产增收有重要意义。使用配肥撒肥机撒施肥料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对农民节省开支和增加收入以及环境保护等有积极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配肥撒肥机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国内配肥撒肥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8.
以打破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壁垒、贯通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保障农业工程类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设计基于“雨课堂”的多维度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学全周期学情数据,注重教学反馈信息,精准对接新时代大学生的内在深层次学习行为、习惯、心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流程,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应用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打磨教学技巧,提高教师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的工作能力,达到师生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的目标。2个学期共9门课程教学活动实践表明,基于“雨课堂”的多维度教学模式体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