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探讨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的光合特性,探索合适的种植模式,采用LI 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了6份不同产地的凉粉草种质的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同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三甲仙草和下坝仙草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灵山大叶、灵山小叶、派潭仙草和越南仙草为气孔因素的作用;6种凉粉草光补偿点的高低顺序依次为灵山小叶>三甲仙草>下坝仙草>派潭仙草>灵山大叶>越南仙草,光饱和点的高低顺序为灵山小叶>下坝仙草>越南仙草>派潭仙草>灵山大叶>三甲仙草。方差分析表明,灵山小叶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显著高于(P<0.05)其他5种凉粉草,适合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中生长,越南仙草的光补偿点最低(P<0.01),较为耐阴,可能适应林下栽培模式;6份凉粉草种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而日变化净光合速率均值是各种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可为探索凉粉草种植模式、合理规范化种植和优良品系筛选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橘红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广西橘红产业发展存在产品社会认可程度低、粗放式管理、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以及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发展现状和问题,从加强产地适宜性研究、提升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品牌意识、发展林下经济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为广西橘红在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 L.)提取物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 Whetz)、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 Vyedaet Takimoto)菌的抑菌活性,为三七病害生物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病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浓度新鲜西番莲叶、茎、果提取物对三七黑斑病、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西番莲水和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抑菌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对黑斑病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1 g/m L西番莲叶的乙醇提取液,抑制率达40%;对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0.5 g/m L西番莲叶的水提取液,抑制率达6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厚朴新型分子标记,分析广东乐昌龙山林场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方便后续进行 厚朴优株选择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方法】以 14 个由广东乐昌龙山林场种植的、种源来自江西省各 地的药用植物厚朴为材料,根据 GenBank 中厚朴 cDNA 序列信息,利用 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 Primer BLAST 工具设计厚朴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 TRAP)标记固定引物,与 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随机引物配对,扩增厚朴基因组 DNA,开发厚朴 TRAP 标记。 统计 TRAP 标记与厚朴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图谱,用 NTSYSpc2.10e 软件进 行聚类分析,分析 14 个厚朴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 从 14 条固定引物与 5 条随机引物配组 形成的 70 对引物中共开发出 7 个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带型丰富、多态性好的厚朴 TRAP 标记;构建了厚朴 资源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龙山林场厚朴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 0.75~0.88 之间,母株与对应子代之间遗传 相似系数并不是最高。【结论】厚朴群体内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丰富,新开发的 TRAP 标记将为厚朴优 株鉴别、优良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6.
为综合评价油菜收获机械的适用性,基于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从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作业条件3个方面构建油菜收获机械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调查表进行汇总计算,采用专家判断矩阵加权几何平均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构建第三级指标的模糊矩阵,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非确定性的问题,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各级指标分值,从而构建油菜收获机械适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具进行判定评分,从而得出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结论,并在3个代表性油菜种植区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具进行田间验证,其结果与指标体系评分结果基本一致,可知该油菜收获机械适用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为油菜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