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为探究酚类物质含量在秋福红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秋福红树莓不同成熟度(青果、黄果、红果、深红果)果实中鞣花酸、水杨酸、阿魏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咖啡酸、总黄酮含量,并对以上8种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青果时期发育到深红果时期的过程中,秋福红树莓果实的鞣花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趋势均为一直下降,水杨酸含量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其中,鞣花酸、阿魏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咖啡酸和总黄酮含量在青果时期最大,依次为49.88、0.53、3.74、4.91、0.017、0.53、13.66 mg/g,水杨酸含量在红果时期最大,为0.27 mg/g。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鞣花酸和芦丁含量之间,总黄酮和表儿茶素、芦丁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鞣花酸和表儿茶素、咖啡酸、总黄酮含量之间,儿茶素和阿魏酸、表儿茶素、总黄酮含量之间,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水杨酸和阿魏酸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以秋福红树莓果实为材料,为获得高含量的鞣花酸、阿魏酸、儿茶素、...  相似文献   
122.
以宁夏贺兰县地方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品种为试材,探讨应用第三代测序技术获得草石蚕全长转录本信息,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获得3个不同发育阶段草石蚕叶片和块茎的转录组信息,对测序结果进行转录组水平分析,筛选特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开展草石蚕基因表达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代测序后Polymerase read的数据量为50.82 G,FLNC序列的reads数为525 593个转录本;在KEGG等7大数据库的基因功能注释中均注释成功的转录本数目为6 857个,至少有1个数据库注释成功的转录本数目为14 078个;与NR数据库比对注释后,草石蚕与同为唇形目的芝麻(Sesamum indicum)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基因个数为9 149个;与GO数据库比对注释后,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与分子功能中注释到基因个数最多的分别是新陈代谢过程5 093个、细胞2 004个、键联结合6 645个;与KEGG数据库比对注释后,在细胞转化、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新陈代谢和有机系统功能中注释到基因数最多的分别是运输和分解代谢409个、信号传导729个、转化...  相似文献   
123.
为分析不同产地香椿品种在宁夏地区种植的生态适应性,本文以6个产地香椿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椿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营养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42%~40.46%,叶绿素SPAD、胞间CO2浓度变异系数较小,产量变异系数较大,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地径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芽长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11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3%~47.53%,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钙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维生素E含量与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72%,并以前2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为陕西安康红香椿和陕西渭南红香椿,适宜在宁夏地区及相似温室栽培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4.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SADS)是由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引起的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体质量骤降,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为制备SADS-CoV刺突蛋白(S1)的多克隆抗体,通过PCR扩增得到SADS-CoV S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出重组质粒pGEX-6p-1-S1。测序结果正确后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经GST标签凝胶纯化。纯化的S1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后经3次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收集血清,通过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的S1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制备的鼠抗S1蛋白多克隆抗体也具备良好的反应活性和特异性,为后续SADS-CoV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及S1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5.
为研究西瓜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对8份西瓜亲本采用NC-Ⅱ设计配制16个杂交组合,对杂交组合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坐果节位和单果重显著正相关,中心可溶固形物含量和边部可溶固形物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主蔓长度、坐果节位、单果重、果皮厚度、中心可溶固形物含量、边部可溶固形物含量和果形指数7个数量性状可以综合成为3个主成分,且3个主成分构成的信息量可以解释总信息量的87.3132%。8个亲本间遗传距离介于0.3315~1.5121之间,A02×B04组合的单果重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为突出,分别达到42.47%和37.38%。  相似文献   
126.
利用2013—2021年英山国家气象站的气象数据,以英山茶叶为研究对象,选取长冲茶厂为观测区域,重点分析英山茗茶不同轮次茶生育期及产量因素指标变化特征,运用相关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探讨不同生育期气象要素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轮次茶的生育期持续时间为首轮茶>三轮茶>二轮茶。芽密度、平均百芽重和理论鲜叶产量均是三轮茶>二轮茶>首轮茶,实际鲜叶产量则是二轮茶>三轮茶>首轮茶。英山不同轮次茶关键生育期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均为三轮茶>二轮茶>首轮茶,降水量为三轮茶>首轮茶>二轮茶,日照时数为二轮茶>首轮茶>三轮茶,雾日日数达到50%,满足茶树生长的适生条件。首轮茶的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日照时数随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二轮茶的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随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而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三轮茶的降水量和气温随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气温是影响茶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首要气象因子,其次是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而日照则起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127.
通过研究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解析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生物功能,为蚕豆花挥发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发育期蚕豆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蚕豆花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萜烯类、烷烃类、芳香族类、生物碱类等。从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凋谢期蚕豆花中分别鉴定出12、14、18、20种挥发性成分,相对总含量分别为80.90%、83.46%、81.53%、84.56%。蚕豆花花蕾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苯乙醇、正己醛、溴化香叶酯、蘑菇醇,初开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正己醛、溴化香叶酯、蘑菇醇,盛开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β-蒎烯、正己醛,凋谢期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β-蒎烯、正己醛、苯甲醛、苯乙醇。随着蚕豆花的生长发育,挥发性成分的数量逐渐增加。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成分是蚕豆花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对蚕豆花气味具有重要贡献。蚕豆花挥发性成分在吸引虫媒、抵御病原菌和害虫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凋谢期蚕豆花挥发性成分丰富,可提取用于开发昆虫引诱剂、驱避剂或植物源天然保鲜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