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16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荆杂1301是荆州市楚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抗裂、少籽西瓜新品种,适合在湖北省春夏露地种植及保护地秋延种植。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推广情况及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2.
为了科学合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更好地发挥西山公园的绿地景观效益,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归类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西山公园观赏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区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山公园有观赏植物共计89科152属280种,其种类丰富,植物区系分布复杂。其中,科包括10个分布类型,属包括15个分布类型(变型),且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科、属分别占69.66%和40.79%。西山公园虽然植物种类多样且分布广,但人工群落单一,山地陡峭,公园功能和库区地域特色不明显,尚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3.
202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生猪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明确指示,要进一步保障生猪基础产能,防止生猪市场大起大落,表明国家对“菜篮子”产品供给和民生保障的关注和重视。此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围绕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技术攻关、产业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论述,对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和路线。生猪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是保障“菜篮子”工程的关键,从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依旧存在国内种猪质量不高,过度依赖外种猪等问题,导致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其原因在于我国生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地方猪种的培育和保护重视不够,过度依赖进口和杂交,导致地方猪种资源优势浪费。因此,要提升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动能,就必须加快实施生猪种业振兴,让中国生猪产业发展走向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64.
白麻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一种重要的生态型蜜源经济植物,揭示白麻花蜜腺泌蜜的方式和规律对白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必要。以不同花期的新疆产白麻花为试验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和组织化学染色,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研究白麻花蜜腺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及其发生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白麻花蜜腺着生于五浅裂的肉质环状花盘裂片上、位于每一花丝基部的内侧,形状为椭圆形,数量5个;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蜜腺分泌表皮细胞变形突起并随表面角质层形成指状结构。组织化学反应发现,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无淀粉粒变化,但具有蛋白质和多糖的消长变化。因此,白麻花泌蜜的可能途径是蜜汁由产蜜组织合成并经由蜜腺表面的指状突起渗透到植物体外,而不是从气孔泌出。此外,白麻花瓣内外表面的单细胞乳突亦具有分泌特性。  相似文献   
165.
稳住农村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本文以中国2005—2020年2 49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评估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并且在东部地区、市辖区和县级市该效应更明显,但是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在作用机制上,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渠道主要是通过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转型,从而促进农民经营增收和非农就业;并且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该效应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检验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乡村旅游的农民增收效应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本文研究揭示了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6.
探讨不同播种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确定适宜播种期、制定栽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以春糯1和春糯10为试验材料,进行6个播期处理试验,播期设置分别为4月29日、5月9日、5月19日、5月29日、6月8日、6月18日。测定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单穗重、鲜整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生育期缩短,播种至出苗期缩短,出苗至散粉的生理日期也缩短。株高、穗位高、穗长、单穗重、鲜整穗产量及鲜籽粒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月29日处理达到最大值,5月19日处理次之,6月18日处理最小。穗粗各播期相差不大,前期比后期粗。秃尖长度随播期延迟逐渐增加。该试验在5月29日处理下获得最大产量,因此,长春及同积温地区糯玉米推荐适宜播期应在5月29日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7.
旨在构建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pmm基因缺失株。PCR扩增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pmm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片段,并与枯草芽孢杆菌上SacB基因片段融合。连接至自杀载体PGEM-7Zf+,构建自杀载体PGEM-7Zf+Δpmm-SacB。电转化至流产布鲁氏菌2308株感受态细胞内,通过氨苄抗性和蔗糖敏感性筛选,获得基因缺失株2308Δpmm,对其进行PCR鉴定和稳定性检测。成功构建可稳定遗传的2308Δpmm基因缺失株,并在15代内未发生回复。在此基础上可以对2308Δpmm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