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疆高产棉田棉铃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品种新陆早 6号为材料 ,分析北疆不同产量棉田不同结铃部位棉铃各组分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铃壳的干物质积累在花后2 0~ 2 8d达最大值 ,至棉铃发育成熟 ,干重略有下降。棉纤维和棉子的干物质积累在花后 40~ 5 0 d才达到最大值 ,其积累过程可用 Logistic方程加以拟合。高产田棉铃干物质积累速率、干物质量及棉纤维和棉子旺盛生长期的长短均高于低产田 ,最终其干物质积累总量和皮棉产量也较高。从结铃部位来看 ,中部棉铃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较下部和上部要高。≥ 1 5℃有效积温的高低和铃期日温差大小对棉纤维和棉子干物质在旺盛生长期间的积累速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选用不同叶型的棉花品种,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土壤水分梯度,分别控制0~60 cm土壤含水量的滴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5;~90;(高水)、70;~75;(中水)、55;~60;(低水),滴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并在花铃期不同程度地减源减库,研究棉花源库比调节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减源减产比减库减产的影响大,适宜范围内源不足引起的产量损失,可通过增加水分来弥补,减源减库过度则不可能通过水分来弥补,而这种水分调节作用也是通过表现在水分调节了单株结铃数的增加而实现的.品种间,小叶型新陆早10号减源和减库减产的程度最大,新陆早13号次之,鸡脚叶型标杂A1减产效应最小,且标杂A1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产量最高.品种遗传特性和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棉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源库处理对其影响不明显,综合分析,与其他两个品种相比标杂A1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新疆绿洲农田棉花长期连作下土壤钾的消耗特征,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棉田土壤剖面钾含量分布的影响,为绿洲棉田土地利用、管理和棉花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南疆宜棉区分别选择初垦1年和连续植棉5年、15年、20年、30年的连作棉田以及连作30年后采用深翻(60 cm)和水稻轮作措施的棉田,研究0—100 cm土壤剖面全钾和速效钾的变化特征。【结果】连作棉田土壤剖面全钾和速效钾自上而下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40—50 cm土层最低;连作年限不同的棉田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层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发生明显分异。随连作年限的延长,上部0—20 cm耕作层含量先升后降,中部20—70 cm持续下降,下部70—100 cm有升高趋势。对长期连作棉田进行深翻,土壤剖面0—60 cm各土层全钾含量趋于平均化,中部土层速效钾的释放增强,棉花全生育期可维持较高的水平。采取棉花与水稻轮作,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自剖面上部至底部沉积的趋势明显,淋溶损失增强,下茬棉花全生育期0—40 cm速效钾含量偏低。【结论】棉花对土壤钾的消耗较多,每年通过籽棉收获从棉田迁出的钾每公顷可达63 kg左右;棉花长期连作对砂性土壤剖面中部钾消耗严重,以40—50 cm耗竭最重;深翻可打破连作条件下钾含量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状态,显著提高剖面中部钾含量,并能促进速效钾的释放;稻棉轮作加速了钾的淋溶损失,导致后作棉花生育期间土壤钾含量普遍偏低,因此在砂性土壤上进行稻棉轮作应加强后茬棉花钾肥的补充。  相似文献   
24.
畜禽养殖所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氮以及致病菌。极大地影响周围的环境,同时也危及了当地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畜禽类养殖场废水处理的特点入手,重点论述了畜禽养殖废水中厌氧生物的处理的几种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