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为发挥现有通讯机的多功能优势,笔者选择一种功能比较齐全的甚高频通讯机作为典型的多功能操作示范,以提高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82.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福建省渔业经济组织形式由“捕捞业以船核算,养殖业以家庭、联户承包经营”为主逐步向以股份合作经济为主体的方向转化。当前这种股份经济形式己成为我省大中型的海洋捕捞和从事高投入、高产出的海淡水养殖业的主要经济形式。从近几年的实践看,股份合作经济在发展渔业商品生产中己显现出极大的优越性,是一种适合我省渔业生产力结构的最佳载体。因此,实事求是地对这种经济形式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作用、性质及完善的途径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就愈发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8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的扩大,无线通信事业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其中包括海洋渔业无线电通讯事业,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适应了当代世界信息社会的潮流。按需设置,还要严格管理。实践证明通信事业要发展,管理还宜严格,特别对无线电通信如不进行严格管理放任自流,必将导致通信秩序被打乱,空中电波失去控制,混乱不堪,又将衍生各种违法乱纪甚至刑事案件的发生,泄露国家机密。海洋渔业无线电通信无论从数量上和规模上均形成一个庞大的通信  相似文献   
84.
柑橘是浙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浙江省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区内柑橘产量和品质参差不齐。为了解浙西丘陵柑橘园土壤健康状况,从浙西丘陵区选择了38个代表性柑橘园,从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学及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观测了30余项指标,解析了该地柑橘园土壤障碍因子。基于对柑橘园土壤质量指标的全面分析和主成分综合分析,可以把影响浙西柑橘园土壤健康的评价指标归纳为表层土壤酸度因子、表层土壤有机碳因子、亚表层土壤物理因子、表层土壤速效养分因子和表层土壤镉污染因子5个方面;该地的土壤障碍主要表现在酸化明显、有机质不足、土体紧实、养分缺乏与不平衡及镉轻度污染。为消除这些障碍,提出了施用石灰降酸克服土壤化学障碍因子、施用有机改良剂克服生物学障碍因子、深耕结合培肥克服土壤物理障碍因子、推广平衡施肥和因缺补缺施肥技术提高土壤养分水平、采用安全利用技术解决部分果园镉污染问题等柑橘园土壤健康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5.
原位钝化技术是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然而土壤改良后作物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变化情况仍未可知。本研究以油麦菜为供试蔬菜,选择硅酸钠与腐殖肥2种典型土壤改良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单一与复配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改良、Cd赋存形态、油麦菜生长、Cd累积及其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硅酸钠对油麦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单施腐殖肥则能显著提高其生物量,0.6%生物腐殖肥+0.3%硅酸钠复配处理对促进油麦菜生长、减少其对Cd的吸收效果最佳。不同处理下油麦菜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均高于小肠阶段,与不添加改良剂的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降低儿童和成人对油麦菜Cd的摄入量,但不同消化阶段成人油麦菜Cd的生物可给量均高于儿童。单一与复配改良剂均可有效降低油麦菜的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其中0.6%生物腐殖肥+0.3%硅酸钠复配处理下油麦菜对儿童和成人的健康风险降幅分别达40.82%和30.21%。膳食摄取不同处理的油麦菜对人体带来非致癌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可能会对儿童带来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86.
分析建德市20多年来重大植物疫情发生动态和6年来疫情阻截带建设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宣传培训、做好疫情监测和狠抓检疫监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浙江省典型区域果园土壤的质量状况,在该省丘陵、河谷平原、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的4类地貌区选择148个代表性的果园,分析了各地貌区果园土壤有机碳和酸碱度状况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浙江省内果园土壤有机碳和酸碱度分别在2.64~16.58 g/kg和pH 4.15~8.42之间,平均分别为9.35 g/kg和pH 5.83。各地貌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水网平原(11.81 g/kg)>河谷平原(10.24 g/kg)>丘陵(8.04 g/kg)>滨海平原(7.62 g/kg);土壤pH由高至低分别为:滨海平原(6.90)>水网平原(5.76)>河谷平原(5.83)>丘陵(5.14),丘陵区果园土壤酸化明显。随着果树种植时间的增加,河谷平原、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土壤pH呈现显著的下降;丘陵和滨海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呈现增加趋势。研究认为应重视丘陵区和滨海平原区果园有机物料的投入,同时加强丘陵区果园土壤酸度的校治。  相似文献   
8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教育服务。论述了高职人才培养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结合,同时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又可以刺激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由荒坡地开垦形成的新垦红壤普遍存在立地条件差、土壤结构不良、保肥保水性差、生产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提高土壤有机碳被认为是新垦红壤快速熟化的重要途径。为了解不同类型有机物料在促进红壤有机碳提升及培肥效果的差异,选择黄筋泥和红砂土2种新垦土壤,通过室内培养方法比较研究了10种常用有机物料对土壤中各形态有机碳、速效养分及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中的有机碳的稳定性顺次为:风化煤腐殖酸>50%风化煤腐殖酸+50%猪粪/水稻秸秆堆肥>泥炭>猪粪/水稻秸秆堆肥>生活垃圾堆肥>沼渣>菌菇棒堆肥>猪粪>鸡粪>水稻秸秆>紫云英;在粘质土壤(黄筋泥)中的稳定性高于砂质土壤(红砂土)。施用风化煤腐殖酸、50%风化煤腐殖酸+50%猪粪/水稻秸秆堆肥对提升土壤腐殖质的效果最为显著。有机物施用后残留在新垦园地土壤中的有机碳主要以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存在,游离态有机碳和粗颗粒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较低。施用各类有机物料也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轻微提高土壤CEC,但效果因有机物料不同有显著的差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改良土壤性状效果最佳的是风化煤腐殖酸、50%风化煤腐殖酸+50%猪粪/水稻秸秆堆肥、猪粪/水稻秸秆堆肥,菌菇棒堆肥、水稻秸秆和紫云英的效果相对较差。研究建议,在改良新垦低丘红壤时,宜考虑性状不一的多类有机物料混配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