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风方式对柴油污染土壤生物通风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通风法被广泛应用于不饱和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具有高效、费用低等优点。以黄壤为实验土样,柴油为污染物,采用室内一维土柱实验模拟生物通风过程,研究了抽提和注入两种通风方式下柴油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结果表明,两种通风方式的去除规律大致相同,抽提方式的去除速度要比注入快,但最终去除率仅比注入高2.28%;每日通风前后及通风过程中测定的土柱总出气口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值的变化规律也基本相同,只是通风后TVOC值相对较高;在一天8h的通风过程中,每隔1,2,3h测定的TVOC值波动变化的程度为TVOC1h > TVOC2h > TVOC3h;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氮的含量与柴油生物降解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计算和分析2009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方法]以珠三角9个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2009年珠三角市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定量分析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珠三角城市群除了建筑用地和林地稍显生态盈余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特别是可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结论]珠三角生物资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生态赤字,以使得发展方式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3.
从土壤和植物两方面介绍了螯合剂诱导植物提取的强化技术,具体阐述了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提高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措施以及加强农艺管理及其他措施。结合当今土壤污染的具体情况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螯合剂诱导植物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4.
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选择23个具不同种植时间的低丘红壤果园,同时采集坡麓、下坡和中上坡部位的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地形部位(自然因素)与种植时间(人为因素)对果园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土层厚度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受人为耕作影响较小,其厚度:坡麓>下坡>中上坡;其他土壤性状同时受自然因素和人为耕作的复合影响。土壤CEC、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表现为坡麓>下坡>中上坡,土壤容重一般是坡麓<下坡<中上坡;土壤pH一般是坡麓高于下坡和中上坡。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土壤有机碳、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碳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呈先增加后降低,土壤pH呈现连续下降。坡麓与下坡、中上坡之间的土壤性状差异较大,而下坡与中上坡之间的土壤性状差异相对较小。种植时间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在坡麓比下坡、中上坡更为明显。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土壤肥力指标之间的变化存在协同性,根据变化的相似性大致可归为3组:第1组包括CEC、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效磷和速效钾;第2组包括pH、容重和有效钙,第3组包括土体厚度和水稳定性团聚体。研究认为,丘陵果园土壤质量的空间异质性是客观现象,同时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采取管理措施上需要考虑坡位与种植时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缓释肥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缓释肥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及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水稻上推广应用缓(控)释肥具有减少化肥使用、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等优点,施缓释肥处理的N、P2O5、K2O合计施肥量(折纯)为12.5kg/667m2,比常规施肥减少10.41kg/667m2,减幅达45.44%。从综合经济效益上来看,施缓释肥处理纯收益2473.75元/667m2,比常规施肥增加132.32元/667m2,增幅5.65%。  相似文献   
76.
长株潭城市群土壤pH值与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壤样品pH值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对长株潭城市群60个土壤样品中pH值、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60个采样点中,13.3%的土壤样品pH值<5.0,35%的土壤样品的pH在5.0~6.5之间,41.7%的土壤样品pH值在6.5~7.5之间,10%的土壤样品pH在7.5~8.5之间,无强碱性样品。长株潭地区不同土壤pH范围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不同,随着土壤pH由强酸性、酸性到中性的升高,重金属含量显著提高,但当pH超过7.5,碱性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7.
本文对全国农业植物检疫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杭州市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就该系统在杭州地区的推广应用现状特别是应用成效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该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意见及建议,以期为下一步不断完善该系统的模块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利用盆栽巨菌草(Pennisetum sp.)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壤镉(Cd)浓度(T0:空白;T1:5 mg·kg~(-1);T2:10 mg·kg~(-1);T3:15 mg·kg~(-1))条件下,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巨菌草生物量、巨菌草Cd积累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加菌剂(CK)相比,接种AMF显著降低了土壤中Cd的生物可利用性,在5、10、15 mg·kg~(-1)处理下,接种Fm和Ri后可交换态Cd分别降低了18.65%、20.51%、6.53%和12.54%、16.64%、6.66%;在10、15 mg·kg~(-1)处理下,接种Fm和Ri,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0.98%、36.94%和36.54%、43.88%,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14.31%、21.79%和25.78%、12.83%。接种AMF显著提高了巨菌草对Cd的吸收能力,其中在5 mg·kg~(-1)处理下接种Ri,巨菌草的重金属富集系数(BCF)最高,达到0.77,由于植物地上、地下部分Cd的含量均增加,巨菌草的Cd转移系数(TF)并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9.
兰溪市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兰溪市毛竹低产林面积较大,影响当地竹产业的发展。对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采取垦复、松土、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改造技术措施。实现平均产春笋6141.0kg/hm^2,平均产竹材6569.3kg/hm^2,平均产冬笋435.9kg/hm^2,平均产值16147.5元/hm^2.  相似文献   
80.
为发挥现有通讯机的多功能优势,笔者选择一种功能比较齐全的甚高频通讯机作为典型的多功能操作示范,以提高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