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业科学   1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农产品,还在维系生命的支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必要基础。本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及其内涵、价值量化方法,并简要地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高度概括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实践中的应用,充分认识到农田生态系统服务量化是进一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分析、生态补偿、农地市场流转及农村绿色GDP核算的基础和依据。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刻理解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思路及途径。  相似文献   
42.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土壤动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概括了土壤动物的分类和采集及土壤动物生物量的测定,阐述了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研究和生态功能研究。其中,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研究包括土壤动物数量、组成和多样性及及影响因素等主要生态特征,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指示功能、生态调控功能及对枯落物的分解功能等。最后,对土壤动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环境退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恢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促进良性的生态演替,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湿地水环境恢复主要有生态拦截技术、湿地植物净化技术、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基于水环境处理的人工浮岛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在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耐受性和多种生态恢复模式的整合将成为今后湿地恢复研究的焦点;同时应该深入研究湿地水环境恢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并建设典型湿地水环境恢复示范工程;建立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为该技术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辽西地区规模奶牛场及农户的近5000头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的调查表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7~8岁时达到高峰,以后有下降趋势;泌乳时间的增加会使发病率上升;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温过高,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环境卫生条件的好坏也很大程度影响发病率;机器挤奶较手工挤奶发病率稍高.  相似文献   
45.
食用茵在制种期及袋料栽培发茵期的病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克服病害发生后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的做法.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就如何综合防治食用茵制种期病害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46.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壤蒸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作为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变化对于农业、生态水文具有重要的影响。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暖的先兆区,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改变大气和土壤的水热交换过程,为明确青藏高原冻土区蒸发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本研究选取典型冻土区色林错流域,于2017年8-9月、2018年7-9月利用小型蒸渗仪对植被覆盖度15%、30%和60%高寒草原土壤水分分布特征以及蒸发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为15%,日均蒸发量最大,为2.25mm;植被覆盖度为60%的日均蒸发量最小,为1.88mm;在日蒸发过程上,12:00-16:00蒸发量最大,16:00-20:00蒸发量最小。(2)3种植被覆盖度条件下土壤水分最大值位于20-30cm层;最小值在土壤表层(0-10cm)。随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尤其是浅层土壤(20cm)表现的十分明显。(3)通过对地上生物量和蒸发量的相关性研究,生物量越大,蒸发量越低。(4)在高寒草原蒸发与气象要素关系研究中发现,蒸发主要受水汽压和净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利用多种分子标记构建龙眼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龙眼特优质品种‘凤梨朵’为母本, 大果型主栽品种‘大乌圆’为父本, 杂交创建了‘凤梨朵’ ב大乌圆’F1群体。从该杂种群体中随机选用94个单株作为作图群体, 连同两个亲本品种, 进行了RAPD、ISSR、SRAP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 并运用JoinMap3.0进行连锁分析, 分别构建了‘凤梨朵’和‘大乌圆’的分子遗传图谱, 其中, ‘凤梨朵’的遗传图谱为21个连锁群, 包含183个标记位点,覆盖总图距965.1 cM, 位点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84 cM; ‘大乌圆’的遗传图谱为22个连锁群, 包含251个标记位点, 覆盖总图距1 064.8 cM, 位点间平均遗传距离为4.65 cM。这是龙眼上首次报道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 为后续的基因定位及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
不同砧木IAA酶活性与李树树体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比色法对 3种砧木 (毛樱桃、毛桃、山杏 )嫁接的大石早生李及其授粉树盖县大李的芽、枝皮以及叶片的 IAA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 ,并对其各树体生长势指标进行测量。经分析得出 :不同砧木对李树树体生长势的影响极大 ,毛樱桃作为砧木的两种李树的树体生长量最小 ,而毛桃作砧木的两种李树的树体生长量最大 ,即 :毛樱桃作李子砧木具有明显的矮化作用。不同砧木的李树 IAA氧化酶活性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毛樱桃作为砧木的李树 IAA活性显著高于其它两种。IAA活性的高低与树体的树高、干周、冠径以及树冠体积等生长势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且与砧木的矮化性呈负相关 [1] 。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一株来源于新疆吐鲁番市葡萄病叶上真菌的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观察菌株的培养性状,测量初生分生孢子和次生分生孢子的大小,基于ITS、LSU基因片段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纯化菌株活化培养至不同培养基种类、光照条件、pH值和培养温度等4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培养,混合正交试验,分析最适生长条件。【结果】培养基种类、光照条件、pH值和培养温度等4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菌株Pt4-1菌落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菌株Pt4-1在PDA、SDA培养基上较CMA培养基生长更快,菌株在 SDA培养基、半光照、pH5、温度25 ℃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生长速率为2.29 cm/d;菌株Pt4-1在CMA培养基、半光照、pH 5、温度25 ℃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最小,平均生长速率为0.55 cm/d。【结论】菌株Pt4-1为蓝色刺孢霉Quambalaria cyanescens;菌株Pt4-1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落形态不同,在PDA、S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分泌紫色色素,在CMA培养基上生长但不分泌色素;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色素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50.
为建立一种检测A型禽流感病毒(AIV)抗体的蛋白芯片,本研究以AIV总RNA为模板,RT-PCR方法扩增NP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FastBacHTa连接,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点样于醛基包被的载玻片上,制备检测AIV抗体的蛋白芯片.确定芯片反应最佳条件为:点样浓度2 mg/mL,固定24 h,1%BSA进行封闭,一抗稀释度1:100,二抗稀释度1:2000.利用蛋白芯片分别对15个亚型流感病毒免疫血清、SPF鸡血清、抗新城疫病毒血清、抗法氏囊病毒血清和现地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通过与血凝抑制试验比较,表明建立的蛋白芯片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AIV抗体检测及制备检测AIV不同亚型或多种病原抗体的蛋白芯片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