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4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春甘蓝新品种‘豫生1 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快速育成早熟春甘蓝一代杂交新品种‘豫生1 号’ ( 96-1) 。该品种叶球近圆形, 结球紧实, 叶质脆嫩, 耐先期抽薹, 耐裂球, 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定植后60 d 成熟, 净菜产量44~ 55 t/ hm2。适于华北地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不结球白菜叶片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结球白菜杂交品种暑绿的112个双单倍体纯系构建了包含186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两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结果表明:叶片脯氨酸含量由位于第5连锁群上与分子标记C20相距7.2cM的QTL控制,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37%和8.32%;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位于第3连锁群上与分子标记AE153相距0.8cM的QTL控制,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004%和8.12%。  相似文献   
13.
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54个基因型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显著; 对供体材料低温处理, 在0~5 d范围内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不大, 超过5 d则明显降低; 高温诱导在12~60 h范围内差异不大, 超过此范围则小孢子胚诱导率明显降低; NLN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NAA) 和细胞分裂素(6-BA) 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不大, 添加的浓度过大时小孢子胚诱导率反而降低; 活性炭的有无和浓度大小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极大。通过基因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活性炭4因素分析表明: 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 活性炭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显著; 基因型与活性炭不同浓度之间的互作差异显著; 其它的5个一级互作、4个二级互作和1个三级互作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提高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11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如何提高可培养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油菜基因型中有10个基因型可以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达90.9%,表明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油菜基因型范围比较宽,但各基因型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花蕾产胚量为0.08~3.53个,TR4和TR9两个基因型每花蕾产胚可达3.23,3.53个。以TR4和TR9两个基因型为试材,进一步改进培养基和培养方法,采用NLN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和活性炭方法,可大大提高产胚率,产胚量分别达到7.11和10.05个/蕾;接种后,小孢子经33℃高温预处理可显著影响产胚量。子叶形小孢子胚在光下适当培养后转入B5 BA 0.2 mg/L NAA 0.02 mg/L继代培养基上,大多数胚能长成绿芽,B5 6-BA 0.2 mg/L 3%蔗糖 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长成植株。  相似文献   
15.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甘蓝新品种''豫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生4号'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育成的秋季中早熟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优质,丰产,适应性强,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等病害,叶球平头形,定植后70~75 d成熟,商品性好,质地脆嫩,风味佳,净菜产量68.8 t·h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洋葱油和大蒜提取物对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0.5 g?L-1的洋葱油和200 g?L-1的大蒜提取物即能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处理24 h后,洋葱油和大蒜提取物对灰霉菌菌丝生长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0.5和100 g?L-1,抑制率分别为89.3 %和85.9 %,48 h后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2.0和200 g?L-1,抑制率分别为90.5 %和85.6 %。然而在草莓灰霉病防治试验中,洋葱油和大蒜提取物都未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化学杀菌剂Seibear能够抑制灰霉菌菌丝生长,并且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但是对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如洋葱油和大蒜提取物。  相似文献   
17.
自 1 989以来 ,我们对国内外大白菜品种资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双单倍体育种体系 ,创新获得了大批双单倍体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材料 ,在此基础上选配、选育出大白菜系列新品种 ,其中育成的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 1 2号符合优质、抗病、丰产的目标 ,可望成为新的主栽品种 ,对促进秋冬大白菜品种更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选育经过1 993~ 1 994年 ,分别对河南省农家品种鲁山大包头和山东省杂交种山东 2 0号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 ,得到双单倍体纯系F70 -9和F1 0 2 -2。经田间鉴定 ,F70 -9抗病性强 ,外叶深绿色 ,…  相似文献   
18.
利用DH群体构建不结球白菜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暑绿的112个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株系构成的群体作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RAPD和ISSR 4种分子标记来构建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连锁图谱.通过Mapmaker 3.0/EXP软件分析,得到1张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图谱总长度1 116.9 cM,共包括14个连锁群,186个多态性分子标记,其中包括114个SRAP、33个SSR、24个RAPD和15个ISSR标记,其中偏分离标记44个,占23.7%.每条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4~27个之间, 连锁群的长度在30.3~165.8 cM的范围内,平均图距在3.4~11.1 cM之间,总平均距离6.0 cM.  相似文献   
19.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花药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个基因型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进行了花药培养.结果表明,在Keller培养基上可以直接诱导出胚状体,胚状体的诱导率与基因型、培养基的添加物等有关.基因型不同,胚状体的诱导率也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降低胚状体的诱导率,加入0 1mg·L-1的6 BA和0 1mg·L-1NAA能提高胚状体诱导率.  相似文献   
20.
春大白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一批春大白菜品种的育成,大白菜生产实现了春、夏、秋三季播种,一年四季供应市场,前景看好。菜农种植春大白菜的积极性愈来愈高,但有部分菜农只考虑市场销售,而对春大白菜的抽薹性考虑不多,盲目提早播期,致使生产上出现抽薹减产,甚至绝收的不良后果;有的则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