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又是一年好收成,机轮滚滚农事新。如今,无论是夏收夏种还是秋收秋种,广袤大地上“铁马”轰鸣纵横驰骋,成为农业生产新图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深耕深松、播种、喷防、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烘干等“一条龙”作业,推动农业生产由“汗水农业”朝着现代农业转变,让耕种管收储加销等环节都轻松起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42.
担负盐城市引江济黄工程一级翻水任务的北坍翻水站,现有排灌机械90台套6615kw,其中50台套3675kw实施了“一机施双泵”的挖潜改造,即每台4135AT-1型柴油机在原拖带一台20HB-40型混流泵的基础上,又增施一台12HBC-40型混流泵,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同类型的机械排灌站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1状况分析该站于!979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当时考虑其临时性的特点和经费不足的困难,未经选型而直接租用省、市抗旱排涝队的现成设备,采取4135AT-l机拖带20HB-40泵,进而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机泵配套不合理现象。1…  相似文献   
43.
目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战略的实施,我区畜牧业正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型向现代效益型转变,由此引发的新一轮畜草矛盾将更加严重。一方面圈养牲畜的饲草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浪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立足生态农业和着眼未来的基础上,从北京普仁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普仁一号”生态菌,用这种菌处理秸秆,能够分解秸秆中不易被牲畜消化吸收、利用的成份,可明显改善秸秆品质,提高秸秆的采食率和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44.
45.
通过系统分析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玉米种植户化肥投入现状发现,农户的玉米平均产量为10.3 t/hm~2,平均施肥总量为465 kg/hm~2,氮、磷、钾肥的用量分别为262、123、84 kg/hm~2,氮、磷、钾偏生产力分别为42、69、135 kg/kg。基于土壤养分测试,该地区推荐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5、90、45 kg/hm~2。与推荐施肥量相比,氮、磷、钾肥施用过量农户的比例分别为75%、81%和93%。过量的养分投入并没有显著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6.
王永亮  赵歌  李叶峰  杨燕  陆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66-3467,3472
[目的]从叶片结构,叶绿体等亚细胞结构以及色素组成研究该突变体叶色白化的原因。[方法]以叶色白化的夹竹桃叶片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绿体形态;用板层析技术分析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组成。[结果]突变型与野生型的叶肉细胞无明显差异,但白化叶片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几乎看不到绿色存在;分离2种叶色的叶绿体发现,突变型的成熟叶绿体数量很少;板层析结果显示,白化夹竹桃中光合色素基本缺失。[结论]夹竹桃叶色白化可能是因叶绿体合成受阻引起叶绿素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47.
在高肥力(文水)、中肥力(祁县)、低肥力(东阳)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无氮肥对照、农户习惯、优化处理、高产高效处理)对春玉米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累积与氮素平衡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在2011,2012年3个试验点都表现为:农户习惯高产高效优化处理无氮对照。文水试验点硝态氮累积量最高,三季平均为287.7 kg/hm2,比东阳和祁县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分别高18.4%和11.6%。氮素表观损失在3个肥力水平都均表现为农户习惯高产高效优化处理无氮对照。作物携出量在3个肥力水平均表现为:高产高效优化处理农户习惯无氮对照。在2011,2012年氮素农学利用率均表现为:高产高效处理优化处理农户习惯,2013年氮素回收率最高为祁县。高产高效处理达67.6%。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显著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并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48.
马群忠  王永亮 《蚕学通讯》2005,25(1):40-42,44
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对两个传染途径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选种、原种、普种场都希望自己所生产的蚕种是合格蚕种,都希望所购买的上一代蚕种是无毒蚕种,以期生产的下一代蚕种不存在胚种传染.但由于利益驱动,在蚕种买卖的交易过程中,就存在着诚实与做假的现象.  相似文献   
49.
据1996年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出版的<蚕种资料选编>第11集介绍,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八五"攻关课题(606-05-01)完成的蚕品种之一.1995年全国蚕品种审定通过,是一对增产潜力大、丝质优、兼抗(抗氟化物)、易繁的优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适合于长江流域及其他各省推广使用.从1999年引进母种、原种在我场繁殖推广以来,存在繁殖系数不高、化性不够稳定、难饲养、易感病的现象.经过几年的饲养,通过仔细地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笔者了解和掌握了这对品种原种的一些饲养经验.在此,就近几年来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黄土高原东部河谷平原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探究最适宜该地区春玉米种植的地表覆盖措施,基于连续7年长期定位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共选取无覆盖(CK)、地膜覆盖(plastic film mulching,FM)以及秸秆覆盖(straw mulching,SM)3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热状况及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2年试验期土壤水分与温度动态变化及春玉米各阶段水分生产力,为该地区春玉米水肥高效提供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措施。结果表明:与无覆盖处理相比,地膜覆盖具有增温效应,2年内土壤温度提高0.72~2.63℃;秸秆覆盖具有降温效应, 2年内土壤温度降低0.20~1.51℃。与无覆盖处理相比,地膜与秸秆覆盖处理均可改善春玉米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并驱动土壤“湿干交替”现象促进水分吸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增产。虽然地膜覆盖处理改善了前期土壤含水量,促进春玉米前期生长发育,但会导致根系生长过浅,不利于生长后期水分利用,甚至植株存在倒伏风险(2021年倒伏率高达72.14%),影响产量形成。与地膜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处理驱动土壤“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