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8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提高迟钝型大麦花培反应率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影响大科花药离体培养反应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供体穗子经3℃预处理可以促进花药离体培养反应,迟钝基因型的最佳处理时间比敏感基因型的短,以10~15d为宜。诱导培养基中添加800mg/L CH能够较大幅度提高花药反应率和绿苗率,在含CH的培养基内添加500mg/L脯氨酸或100mg/L精胺,均能进一步提高迟钝基因型的反应花药率,特别是绿苗率。  相似文献   
12.
几丁质酶基因在番茄上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极癌农杆菌介导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番茄中,得到转基因植株。导入的三个基因即nptⅡ、bar和几丁质酶基因在子一代以3:1的比较分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大麦氮高效种质资源,以花30和8份不同诱变来源的DH株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高氮(160 kg·hm~(-2))和低氮(45 kg·hm~(-2))两个氮肥水平,研究不同DH株系对两个氮肥水平的响应,同时对不同氮效率类型DH株系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氮肥水平下,根据平均产量可将花30和8份突变体材料划分为双高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四种类型。双高效型株系在两个氮肥水平下均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而低氮高效型株系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这为籽粒产量的提高奠定了生理基础,也可以作为氮高效种质材料筛选的基础指标。本研究还分别获得了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的DH株系,其中双高效型株系A9-47和低氮高效型株系A5-24在两个氮肥水平下氮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氮素吸收效率提高所致,双高效型株系A1-184在高氮水平下氮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所致,而低氮高效型株系A4-17在低氮水平下氮素利用效率也略高于亲本花30。这些种质材料的获得为氮高效育种及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探讨大麦单倍体细胞水平的耐冷、耐NaCl性与植株水平抗病、耐盐性的相关性为目的,用赤霉病抗性、耐盐性不同的大麦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它们的离体培养花药及小孢子对低温、NaCl预处理的培养反应。结果表明:感病材料低温(5℃)预处理17d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未经低温预处理的低,抗病材料则有一定的升幅。用NaCl溶液直接处理游离小孢子,所有供试材料的小孢子存活率随处理浓度升高不断下降,耐盐材料的存活率下降幅度比盐敏材料的小,且抗病材料的降幅比感病材料的小。说明:供体植株水平的抗病、耐盐性在花药、小孢子水平上也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建立了野生稻的细胞种质库和无性繁殖系库,并获得普通野生再生植株,为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麦花药离体诱变及铝胁迫下的培养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份大麦品系的离体麦穗经辐照处理后 ,其花药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进行分化。试验结果表明 ,离体麦穗辐照处理显著降低花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而后的绿苗分化率 ,诱导培养基中的较高铝浓度胁迫降低愈伤组织诱导率 ,分化培养基中的铝胁迫降低绿苗分化率。辐照处理后花药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在铝胁迫培养基上分化形成绿苗。  相似文献   
17.
以贯叶连翘种子发芽后的无菌苗为外植体,进行了贯叶连翘的组织培养与四倍体诱导研究。结果表明,贯叶连翘的子叶和下胚轴具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在2,4-D 1.0 mg/L或NAA 0.5 mg/L配合6-BA0.5 mg/L使用,并添加500 mg/L CH时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并提高愈伤的质量;分化培养基中添加6-BA0.5~1.0 mg/L和NAA0.05~0.1 mg/L的效果最好;培养基中添加0.5 mg/L 6-BA与500~800 mg/L CH能使丛生苗快速增殖,并生长粗壮,叶色浓绿;采用0.3%秋水仙碱溶液浸泡茎尖24 h,效果最佳,存活率28%,四倍体诱导率为6%。  相似文献   
18.
地被菊具有花色鲜艳、株型矮小紧凑、管理粗放且抗逆性强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绿化,需求量不断上升.面对广大的市场,国内外研究者对绿化型菊花的繁殖技术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扦插繁殖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组织培养虽然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优点,但生产成本较高、组织后代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因而限制了此项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低激素、食用糖培养基,降低了成本,并连续多年对组培后代进行试种,观察其变异,建成了地被菊实用快繁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青花菜单倍体茎尖筛选耐热变异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平阳霉素对青花菜“上海4号”和“东村交配”的单倍体茎尖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温作为选择压力,获得一批耐热性明显比原始品种提高的单倍体变异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通过热胁迫条件下电导率的测定,筛选出9份细胞膜热稳定性比原始品种明显提高的变异体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不结球白菜耐热变异体的生长与移栽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结球白菜耐热变异体为供试材料,比较了不同浓度蒸糖,IBA和MET对试管苗生长及发根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基质,炼苗天数和保湿天数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测定了植株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观察了植株田间的耐热、耐湿及抗病性。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2%蔗糖,0.1mg/L IBA和0.1mg/L MET有益于试管苗的健壮及发根;用珍珠岩作基质,5d炼苗和保湿10d可以提高移栽成活率;耐热变异体中存在氨基酸含量和耐热、耐湿、抗病性比原始品种提高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