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tissue-cultured seedlings of tree peony ‘Wulong Pengsheng’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ulture methods, and holdfast on rooting.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change during rooting was also observed using the method of paraffin sec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for rooting was IBA 3.0 mg·L-1 + NAA 0.6 mg·L-1. The treatment 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4℃ for ten days was benefit to rooting, and the rate could reach 75.67%. It was identified that the adventitious root primordia of shoot in vitro originated from the vascular cambium cells, especially, the cross areas of cambium and pith ray and they started to differentiate at the 5th day and lasted to the 12th day. If the shoots were cultured in the root inducing medium for 12 days, it would lead to not only descend of rooting rate, but also showing callus of stem base, and leaf senescent. However, if they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medium without hormone in time, the root primordial protruded the epidermis and developed normally after 5 days’ cultu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山茶芽变花色与花青苷的关系,为山茶花色的芽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CIE L* a* b*表色系法测量山茶及其芽变品种的花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花青苷与花色之间的关系。结果 山茶及其芽变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到7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O-β-半乳糖苷(Cy3Ga)、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3G)、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半乳糖苷(Cy3GaECaf)、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葡萄糖苷(Cy3GECaf)、矢车菊素-3-O-[6-O-(Z)-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ZpC)、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半乳糖苷(Cy3GaEpC)和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EpC)。山茶各系列芽变品种中,白色花瓣中均未检测到花青苷,红色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粉色花瓣相同,但红色花瓣中各成分含量及花青苷总量均远高于粉色花瓣;红色和粉色花瓣中主要花青苷成分为Cy3G和Cy3GEpC;红色花瓣中Cy3G和Cy3Ga所占比例大于粉色花瓣,而Cy3GEpC等花青苷比例小于粉色花瓣。结论 山茶各系列芽变品种中各种花青苷含量及花青苷总量越大,花瓣红色越深;Cy3G、Cy3Ga和Cy3GEpC是决定山茶芽变花色的主要花青苷成分,其含量的积累增加花瓣红色程度。  相似文献   
13.
杂交鹅掌楸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杂交鹅掌楸的叶片、叶柄、无菌苗的茎段及其芽基部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及不定芽途径的直接器官发生培养。结果表明,多种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均能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其中无菌苗芽基部具有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在MS 6-BA 2.0 mg.L-1 NAA 0.5 mg.L-1和MS 6-BA 4.0 mg.L-1 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能分化出不定芽。部分外植体在MS 6-BA 4.0 mg.L-1 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直接分化产生不定芽。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抗逆基因工程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在模式植物烟草中所起的抗寒、耐热作用,为今后山茶花抗逆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山茶花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嫩叶组织中克隆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命名为CaAPX,基因全长1 097 bp,开放阅读框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和温度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APX基因在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中均得到表达,但表达水平不一,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未成熟果实嫩叶花苞叶芽种胚花瓣花芽,其中,未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是其它组织的2.6811.44倍;温度胁迫处理8 h后该基因呈上调表达,CaAPX基因表达量分别是0 h的3.49和2.67倍。CaAPX基因转化烟草分析表明,过量表达CaAPX基因后,APX活性提高了2.58 4.09倍,抗坏血酸(As A)含量提高了2.673.56倍,并且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寒、耐热能力也获得提高。[结论]通过过量表达CaAPX基因能够提高烟草植株的抗寒、耐热性,为山茶花抗逆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分析金花茶花朵和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为金花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定性定量分析金花茶花瓣、雄蕊、老叶和新叶中花青苷、类黄酮及儿茶素类成分与含量。[结果]花青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均为金花茶中首次发现,其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仅存在于紫红色新叶中。类黄酮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和染料木苷为金花茶中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叶片中首次发现。金花茶花瓣与雄蕊中花青苷相差不大,但却低于叶片尤其新叶;花朵中儿茶素类远高于叶片尤其新叶。金花茶花瓣和雄蕊中总黄酮及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均相差不大,但却远高于叶片。金花茶新叶中主要类黄酮成分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及总类黄酮明显高于老叶。[结论]金花茶中共鉴定出2种花青苷、6种类黄酮和2种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类黄酮是金花茶花朵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是金花茶新叶呈现紫红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4种连蕊茶在夏季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的耐旱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9月,华东地区发生的极端高温干旱给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田间旱害调查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采用叶片耐旱指数和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国际山茶物种园连蕊茶组(Sect.Theopsis)的24个种进行了耐旱潜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连蕊茶的耐旱潜力可分为强、较强、中等及弱4类,其中第一类耐旱潜力强,包括小卵叶连蕊茶、七瓣连蕊茶、长尖连蕊茶、贵州连蕊茶、大萼连蕊茶;第二类耐旱潜力较强,包括细萼连蕊茶、微花连蕊茶、黄杨叶连蕊茶、尖连蕊茶、岳麓连蕊茶、小长尾连蕊茶、钟萼连蕊茶、蒙自连蕊茶、川鄂连蕊茶、长管连蕊茶、大花尖连蕊茶;第三类耐旱潜力中等,包括荔波连蕊茶、披针萼连蕊茶、细叶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柃叶连蕊茶、细尖连蕊茶;第四类为耐旱潜力弱,包括毛花连蕊茶、川滇连蕊茶。  相似文献   
17.
涝渍胁迫对枫杨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耐水湿潜力较强、中等及较弱的3个枫杨种源为试材,测定苗龄为180 d的枫杨叶片的膜保护酶系统的SOD、POD与根系中的ADH含量,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积累与叶绿素降解率.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72 h后,3个种源SOD活性下降40.7%,POD活性下降64.2%,ADH活性上升327.1%;MDA积累量增加120.9%,叶绿素含量平均比对照下降36.2%;种源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不同强度修剪对幼龄期油茶无性系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冬在江西中部新余市设置两片油茶幼林修剪试验林。结果表明,在生长势良好林分中,修剪处理对次年春梢的抽生长度、次年新梢数量以及次年产量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但对全年新梢长度及粗度,以及次年的花芽数影响不显著。修剪虽然对无性系间的新梢长度和粗度影响不大,但对无性系间的新梢数量、花芽数量及产量却有显著影响。修剪对亚林4号和亚林56号无性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亚林27号无性系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新梢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20%和6.47%,而亚林27号无性系则比对照低49.33%;次年结果数则分别比对照增加153.72%和5.49%,而亚林27号无性系则比对照低44.39%。在生长势一般的林分中,强度修剪明显抑制了幼林的生长。因此,油茶幼林修剪需要考虑无性系和长势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育苗容器对黑荆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黑荆树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它是一种速生、伐期短、单宁含量高的多用途树种。黑荆树单宁的主要组分为多类黄酮(C-C-C化合物),它与甲醛的缩合反应物是黑荆树单宁胶粘利的基础。目前,单宁胶粘剂广泛用于刨花板、胶合板和其他木制品工业。 50年代,我国南方开始引种黑荆树。种子产地不清,多数进口种子来源于非原产地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