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6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物需水量是灌溉决策制定的前提,了解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采用作物系数法计算了甘肃省酿酒葡萄的需水量,并对其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甘肃省酿酒葡萄需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总体需水量集中在300~600mm,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1倍;近30年来,甘肃省酿酒葡萄需水量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5.64mm/10a,但是上升趋势并不显著,而在其局部地区却出现显著上升或下降的现象;酿酒葡萄的需水量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照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日平均气温相关性最大,与降雨量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22.
为建立大花蕙兰丛生芽快繁体系,以大花蕙兰无菌苗假鳞茎为材料,用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6-BA、NAA、蔗糖和琼脂等多个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在MS+6-BA 2.5 mg/L+NAA 0.5 mg/L+蔗糖18 g/L+琼脂10 g/L+活性炭1.5 g/L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来的丛生芽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80.52%;在MS+6-BA 0.5 mg/L+NAA 0.4 mg/L+蔗糖25 g/L+琼脂10 g/L+活性炭1.5 g/L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5.01;在MS+NAA 1.0 mg/L+蔗糖10 g/L+琼脂10 g/L+活性炭2 g/L+香蕉泥100 g/L的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8℃时,试管苗的生根最佳。  相似文献   
23.
为筛选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无土栽培基质,在温室内采用细锯末、苔藓、蛭石、松树皮配制成10种不同的栽培基质,栽培60 d后统计成活率;120 d后测定铁皮石斛苗在各基质中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60 d时成活率达93.30%,植株高度达2.85 cm;移栽120 d后试管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平均株高12.49 cm、发根数量为8条、最长根系为3.49 cm,平均茎粗为0.93 cm、平均萌芽数为3个,且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为当地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松树皮、锯末等废弃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采用新鲜、成熟的番茄进行热浸渍法和传统工艺酿酒发酵,传统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0%、酵母接种量0.2 g/L、pH3.89、主发酵温度24℃、SO_2 添加量50 mg/L、果胶酶添加量50 mg/L,制得的番茄酒的酒精度为8.9%,总酸为5.7 g/L,还原糖为3.1 g/L;热浸渍法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0.2 g/L、番茄汁糖度20%、SO_2 20 mg/L、果胶酶添加量50 mg/L、热浸渍温度60℃、时间30 min,制得的番茄原酒感官指标为酒体透明、酒香醇厚、酒气协调、具有典型的番茄香味,酒精度为10.4%、总酸为6.1 g/L、还原糖为2.4 g/L。与国际标准相比,理化、感官指标均达标。通过对发酵酒进行理化指标分析、感官评价确定,当地番茄酒采用热浸渍法比传统工艺酿造的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25.
肿柄菊对绿豆和水稻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肿柄菊叶、茎和花序水浸提液对绿豆和水稻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方法]分别用蒸馏水对肿柄菊叶、茎和花序进行活性物质浸提,并稀释为3.0%、1.0%和0.5%3个浓度,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不同部位肿柄菊对绿豆和水稻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肿柄菊叶、茎、花序水浸提液均对绿豆和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肿柄菊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化感效应不断增强;肿柄菊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在相同浓度下对绿豆和水稻种子的化感效应强度顺序大体呈现为:叶〉花序〉茎。[结论]肿柄菊植株不同部位及浓度的水浸提液均对绿豆和水稻种子产生化感效应,这也可能是肿柄菊入侵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蕨类植物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蜈蚣蕨、毛蕨和肾蕨为研究材料,设置半遮阴(处理A)、未遮阴(处理B)和全遮阴(处理C)3个不同的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3种蕨类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在光照强度为4 145.00 lx下,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叶片的通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强光对3种蕨类植物的生长不利,在实际生产中应适度遮阴,避免强光,以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27.
分析了葡萄栽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对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葡萄栽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8.
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该研究对中国100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属于低风险和极高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所占比例较小,而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等级介于两者之间.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数量从南到北呈降低趋势.在中国南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所造成的风险相对较大;而风险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北方地区以及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区.南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但高风险物种所占比例较小;而北方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但其中大多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南方地区是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防控的重要地区,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北方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对牙刷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大理、牟定两地产牙刷草中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的含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产地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31%和3.28%,分别鉴定出44和45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组分37种。其结构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和脂肪族,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台薷酮。[结论]牙刷草挥发油含量、化学成分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30.
分别采集铜矿区和非铜矿区生长的野坝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样品铜元素含量,确定其是否可作为探矿植物。结果表明:生长在铜矿区的野坝子铜含量是非矿区的3倍左右;可通过测定野坝子铜含量初步判断该地区是否有可能含有铜矿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