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印水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粳稻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广亲和材料晚轮422,野败型恢复系蜀恢527、密阳46、密阳42为亲本,在杂交组合的F2、F4中,采用分子标记RM10353、RM6100辅助选择,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印水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粳稻恢复系。研究表明,经过分子标记检测,同时含有两个恢复基因的水稻植株,测配子一代的结实率明显提高、杂种优势显著。结果表明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印水型恢复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针对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储水罐用调节阀国产化研制中流场结构设计面临的问题,结合前期配置于某电站储水罐用调节阀及管配系统底板汽蚀击穿故障现象,基于两相空化流动控制方程和Fluent流场数值模拟手段,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及耦合算法,对该调节阀流场结构及管配系统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并进行流场结构及特性验证,结构改进优化设计.重点分析了压锥式调节阀及管配系统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压锥式调节阀在设计工况下,由于阀门开度较小,高温介质在喉口处发生严重的汽化现象,气化率达90%以上,介质速度较高达到143 m/s,以至于管配系统底板被冲击至击穿.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一种新型笼罩式调节阀,优化结构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在阀门喉口含汽量减少了21.6%,盲板附近的速度降低了80%,表明汽化现象得到了抑制,管配系统能够安全运行.模拟结果较好展示了阀门流场的分布规律,为该类调节阀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对电站锅炉调节阀国产化推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印水型杂交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为确定新育成印水型杂交粳稻亲本的产量潜力,并为印水型杂交粳稻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配合力。[结果]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除结实率外,父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母本,单株产量、有效穗和结实率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39A和晚轮422的 GCA效应较高,产量性状以Ⅱ类为主,139A×晚轮422和辽粳10A×晚轮422的单株产量水平及组合 SCA效应较高。父本 GCA效应和组合 SCA效应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母本 GCA效应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本研究中,父本的遗传差异大于母本,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也大于母本,139A和晚轮422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4.
沈稻3号综合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挖掘沈稻3号增产潜力,采用规范化设计,研究了播种密度、插秧穴距、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较大,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合理施用氮肥,合理搭配播种密度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采用最佳模拟配合法,建立大于9375kg/hm^2的高产栽培农艺组合方案为播种密度76.08~78.35g/m^2,插秧穴距14,65~15.21cm,施氮量161.00-164.55kg/hm^2,施磷量39.92-41.51kg/hm^2,施钾量145.23~151,27kg/hm^2。  相似文献   
65.
杂交粳稻品种粳优653食味品质优异,适宜在辽宁省中早熟稻区作优质稻生产.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分析了插秧丛距、施肥量对粳优653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和插秧穴距对粳优653产量影响较大,在生产中应适当减施氮肥和磷肥、增加插秧丛距和增施钾肥,进而控制群体分蘖数,防止倒伏,提高成粒率,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浆代谢物及粪便菌群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重[(40.68±1.20)kg]相近的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25(OH)VD3;试验组每头犊牛每天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00(低剂量组)和12000 IU(高剂量组)的25(OH)VD3。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体高显著提高(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粪便评分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中性洗涤纤维(P=0.05)和钙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3)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浆25(OH)VD3和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血浆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浆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粪便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普雷沃式菌科(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鼠杆菌科(Muribacul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和未培养_细菌_o_柔膜菌纲_RF39(uncultured_bacterium_o_Mollicutes_RF39)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25(OH)VD3可以提高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粪便菌群,降低腹泻发生。  相似文献   
67.
68.
69.
<正>马站红鸡[1]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平原著名的土鸡品种,也是苍南县县志中唯一记载的土鸡品种,在苍南一带具有一定知名度。该鸡种公鸡羽毛红亮,具有体大、胫长、好斗、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属肉蛋兼用品种。每年秋冬逢年过节,当地人们有宰杀红鸡滋补身体的习惯。改革开放后红鸡濒临灭绝,2017年由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始收集、扩繁。  相似文献   
70.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含量也不断增加,无论是母猪年提供仔猪头数、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利用率等都得到大幅提高,基本满足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但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减少疫病风险,大量使用抗生素及矿物质,使猪粪尿中包含大量未经消化降解的抗生素、氮、磷等成分,从而污染水源及土壤,集约化后使得猪舍内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较高,也给周围环境的空气带来影响[1-2]。其次生产中超剂量、长时间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激化了病毒的进化,使细菌的耐药性上升,并造成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危害到人类健康,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另外高铜高锌的添加会降低猪粪作为有机肥的利用价值,增加粪污处理的难度及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