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不同肥密条件处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建立了不同播种量、插秧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处理的水稻群体,调查并模拟其产量和品质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二次曲线趋势,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参试水稻品种贪青晚熟,籽粒不饱满,成粒率和千粒重下降,垩白增加,并使沈稻7号加工品质下降,但沈稻3号高产群体的需氮量超过沈稻7号。沈稻3号插秧穴距10~15cm时适量施用钾肥,沈稻7号插秧穴距15~20m时,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产量。扩大穴距,会减少单位面积穗数,但可显著增加每穗粒数。但插秧穴距超过20cm或每盘播种量超过80g会降低加工品质。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粒数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辽星1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苗期叶色浓绿,秧苗健壮。插秧后缓苗快,分蘖强,活秆成熟不早衰。对苗瘟和穗颈瘟表现为中等抗性。经鉴定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三级标准。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649.8kg/hm2,比对照辽粳294增产8.36%。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6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3.
辽星19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3.4 kg/667 m2,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中抗苗瘟、抗穗颈瘟。适宜在辽宁省中晚熟稻区和省外河北、山东、北京、新疆南部等地适宜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智能时代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遵循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要求,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提出“智慧整治新模式”,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智慧整治”实现路径,旨在打造具有山城特色场景的“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和文明乡村”。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胸腺和脾脏抗氧化力的影响及植物炭黑的干预作用。试验选取24日龄,体重约为7.76 kg的断奶仔猪(公猪)48头,按体重分为4组,CTR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PCB组)、1.5 mg/kg DON(DON组)、1.5 mg/kg DON+0.1%植物炭黑(PD组),每组12头仔猪,每头仔猪为1个重复,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①饲料中添加1.5 mg/kg DON显著降低了第10天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 G、Ig M及第21天IgG含量,显著降低脾脏总抗氧化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胸腺丙二醛(MDA)含量。②DON污染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能缓解DON引起的血清Ig G、胸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脾脏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降低,抑制胸腺MDA含量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胸腺及脾脏CAT、SOD等抗氧化指标与CTR组无显著差异。综上,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能有效抑制DON引起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下降,降低胸腺及脾脏的氧化...  相似文献   
16.
辽星17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以辽粳534为母本,珍珠2号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选而成。其株高99.3 cm,穗长15.7 cm,千粒重22.3 g,属中熟品种,北方区试平均产量616.6 kg/667 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3.6 kg/667 m~2,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倒能力,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生产中注意稀播、科学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等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水稻肥床旱育秧,工序繁杂,苗床培肥时间长,控水时间不易掌握,立枯病危害时有发生。应用旱育保姆、旱秧绿等旱育秧专用药肥改进和简化原来的育秧操作工序,使节水、省肥、省种、省秧田、壮秧、增产增收效果更明显。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菜园地,或地势较高、雨后能及时排干水的稻茬田做苗床。明畦整地,秧田地势低洼应整成高畦深沟,以利于排水。整地后及时用药杀灭地下害虫,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提前施入,化肥在落谷前15天施入,防止肥害烧苗。落谷前,每667平方米苗床施旱育保姆专用肥50千克,耙入3~5厘米土中。偏沙性土壤可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阐述了该SNP基因分型技术的引物设计和反应体系优化方法,综述了该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旨在推广这一简单、高效SNP基因分型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张城  陈宏伟  朱蕴兰 《北方园艺》2015,(19):132-136
以金针菇、香菇2种食用菌为试材,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锌、硒,研究锌、硒浓度对金针菇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锌浓度范围内,锌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甘露醇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其中,在锌浓度为500μg/mL时,金针菇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为20.86%,香菇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为23.99%且为最高。而硒浓度在0~15μg/mL时,甘露醇含量随硒浓度增加而增加,15~25μg/mL时甘露醇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挖掘沈稻3号增产潜力,采用规范化设计,研究了播种密度、插秧穴距、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较大,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合理施用氮肥,合理搭配播种密度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采用最佳模拟配合法,建立大于9375kg/hm2的高产栽培农艺组合方案为播种密度76.08~78.35g/m2,插秧穴距14.65~15.21cm,施氮量161.00~164.55kg/hm2,施磷量39.92~41.51kg/hm2,施钾量145.23~151.2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