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基于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烤烟香型判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1个主要产烟省61个C3F烟叶为材料,测定不同香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并以24种中性致香物质为指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不同香型烤烟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结果表明,中间香型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467.562±96.188) μg/g],浓香型其次[(417.115±113.166) μg/g],清香型最低[(377.267±56.677 )μg/g],中间香型烤烟中有13种物质含量最高,浓香型有8种,清香型仅有2种。共有10个中性致香物质指标(β 大马酮、6 甲基 5 庚烯 2 酮、己醛、3 氧代 α 紫罗兰醇、苯甲醇、吡咯、苯乙醇、芳樟醇、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进入判别函数,并建立判别模型。用自身验证法和交互验证法对原样品进行回判,其回判准确率分别为93.44%、88.52%;采用该模型对其余22个样品分别进行预测,3种香型(浓香型、中间香型、清香型)烤烟预测样本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8.89%、100%和85.71%。可见,该方法判别效果较好,可以实现对烤烟香型的快速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53.
为云烟105在云南宣威及类似烟区更好地发挥其品种优势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其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统一施用绿肥15 000kg/hm2+农家肥4 500kg/hm2+有机饼肥360kg/hm2+硼砂6.0kg/hm2+硫酸镁6.0kg/hm2的基础上,配施复合肥52.5kg/hm2、67.5kg/hm2和82.5kg/hm2烟叶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配施复合肥67.5kg/hm2的综合表现最好,该处理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综合品质评价及经济性状均显著高于对照,中部叶和上部叶综合品质评价得分分别较对照提高5.01%和8.03%;感官评吸质量综合得分分别较对照提高4.39%和8.50%;经济性状较对照提高8.32%。在宣威及类似烟区,在统一施用绿肥15 000kg/hm2+农家肥4 500kg/hm2+有机饼肥360kg/hm2+硼砂6.0kg/hm2+硫酸镁6.0kg/hm2的基础上配施复合肥67.5kg/hm2,云烟105的品种优势相对得到充分发挥,其品质优、经济效益高,是较适宜的配套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54.
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挖掘和借鉴不同类型烤房在改善烟叶香气质量方面的优势,给密集烤房和配套烘烤工艺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依据,对比分析了密集烤房(三棚)、密集烤房(四棚)和普通烤房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比例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烤房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致香物质总量以及除新植二烯外致香物质的总量分别较三棚密集烤房和四棚密集烤房提高了15.28%、11.46%,47.56%、36.19%,19.04%、15.60%,20.16%、2.10%,14.66%、11.28%,16.75%、18.16%,而三棚密集烤房比较有利于美拉德反应产物和其他类致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四棚密集烤房的大部分致香物质含量要高于三棚密集烤房;普通烤房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密集烤房中该物质所占的比例,密集烤房(三棚)烤后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所占的比例极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大部分致香物质所占的比例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且普通烤房烤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和整体使用价值好于2种密集烤房.可见,普通烤房在改善烤后烟叶香气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通过深入挖掘其烘烤机制来指导密集烤房及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55.
为摸清天水市麦积区古树资源分布状况,2020—2021年采用“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和古树名木App管理软件对天水市麦积区区内现存古树资源(古树及古树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分布于麦积区的古树有333株,隶属23科28属34种(含种下等级),其中一级古树110株,二级古树61株,三级古树162株。现存古树群7个。古树区域分布以甘泉镇最多,有74株;马跑泉镇和麦积镇较多,分别有66、52株。约70%的古树生长势处于濒危衰弱状态。古树科层面的分布区类型有5种,分布区变型有1种;古树属层面的分布区类型有7种,分布区变型有3种。古树区系主要特征为北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表现植物区系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分析烤烟根际土壤化感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及与烤烟经济性状相关关系,为消减连作障碍配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以云南省红河州泸西连作烤烟为供试材料,利用GC-MS检测根际化感物质,通过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提取能够解释大部分变量的公因子,分析根际化感物质与烤烟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  结果  烤烟根际检测并确定出13种根际土壤化感物质,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第一因子为酚酸类物质,占有变量总方差的53.75%,对十四酸、莨菪亭、十七碳酸、亚麻酸具有高的正载荷,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相互之间呈正相关。第二因子为酸-酯-酰胺类因子,占变量总方差的19.27%,苯甲酸、香草醛、软脂酸、芥酸酰胺具有高的正载荷。第三因子为酚酯类因子,占变量总方差的11.78%,2,2′-亚甲基双-(6-叔丁基对甲苯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具有高正载荷。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根际化感物质不是单因子影响烤烟经济性状,是多因子综合影响,以第一因子为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烤烟根际土壤十四酸、莨菪亭、十七碳酸和亚麻酸与单叶重和产值呈正相关,但与中上等烟叶比例呈负相关。  结论  烤烟根际化感物质对烟叶的影响是双向的,但增加单叶重和亩产值的正效应大于降低中上等烟叶单叶重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索烤烟品种、叶位、打顶与留叶数对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农艺操作方法对石林烟区的3个烤烟品种进行组织结构测定,并探索品种、叶位、打顶及留叶数对烟草叶片组织结构的综合影响。[结果]单因素作用下对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强弱状况为:品种叶位打顶留叶,不同的留叶处理对烟叶的组织结构没有显著影响。对2个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表明,各组双因素交互作用均对烟叶的叶厚、栅栏厚和海绵厚有显著影响,与打顶相关的三组双因素组合对叶片海绵组织厚度产生影响最为明显。对3个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表明,不同指标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强弱状况为叶厚海绵栅栏上表皮下表皮。[结论]该研究可为优化烤烟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试验旨在研究桑枝、花生藤和燕麦草3种粗饲料对断奶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8周龄、健康的体重(64±5)kg断奶荷斯坦奶公犊27头,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9个重复,分别饲喂桑枝、花生藤和燕麦草3种粗饲料.试验期24 d.结果 显示,C组犊牛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A组和...  相似文献   
59.
周芳芳  李晓婷  汤利 《土壤》2023,55(6):1170-1175
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健康生长密切相关,但由于根际微生物群落成员庞大,结构复杂,不利于根际微生物群落成员间互作、及群落互作对根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合成菌群因其结构简单、互作方式可控等优势,在根际微生态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功能,一方面为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植物互作功能及机制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合成菌群能够转化为农业知识,助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从合成菌群构建、合成菌群促生抗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研究进展,展望未来合成菌群的研究方向及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具体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