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玉米小孢子高频再生培养技术程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田种植的玉米供体植株为实验材料,以提高游离小孢子存活率及成胚率为重点进行了技术优化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游离小孢子的离体培养反应,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通过技术优化,建立玉米小孢子离体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玉米DH育种技术平台。应用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在当年获得玉米DH纯系的种子,第二年即可安排大田纯系鉴定。  相似文献   
32.
以2份高芥酸油菜绵油13号、高芥4号和2份低芥酸油菜绵恢PS-1-2、绵恢8号为试验供体材料,观察了组织培养条件下,NaCl胁迫对高、低芥酸油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g/L NaCl浸种和培养基中添加10g/L NaCl均对种子萌发率产生抑制作用,且高芥酸油菜种子的萌发率明显高于低芥酸油菜。比较2种方式浸种11d的萌发率,为4g/L NaCl浸种的低芥酸油菜材料高于无菌水浸种的材料,高芥酸油菜的表现则相反。培养基中添加6g/L NaCl对离体培养茎尖的存活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高芥酸油菜茎尖生长的受抑制程度明显低于低芥酸油菜。可以得出结论,供试的高芥酸油菜在萌发和离体培养阶段的耐NaCl性明显优于低芥酸油菜。  相似文献   
33.
利用油菜单倍体茎尖筛选抗菌核病变异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平阳霉素 (Pingyangmycin)对甘蓝型油菜品系 9885和 9841的单倍体茎尖进行诱变处理 ,以草酸作为选择压力 ,获得一批耐草酸性明显比原始品种提高的变异体。经大田抗菌核病性鉴定 ,筛选出 3份抗病性比耐病品种显著提高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34.
35.
提取液中添加 10mg/L秋水仙碱可提高大麦小孢子游离后的存活率 ;以含 10mg/L秋水仙碱的预处理液预处理小孢子 4 8h可以降低培养 72h后小孢子的死亡率 ;以小花共培养可以提高正常型多细胞结构形成率 ,因而明显提高胚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6.
:以甘蓝型油菜2105、2107、2109和2117品系的种子无菌萌发后扩繁获得的二倍体无菌苗和小孢子培养所获单倍体再生植株扩繁形成的单倍体无菌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NaCI浓度胁迫对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和二倍体茎端群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0.4%NaCl导致供体材料的鲜重增加率上升;0.8%NaCl显著降低供体材料的增殖率,NaCl浓度升至1.2%~1.4%时,供体材料的存活率明显下降.NaCl胁迫对单倍体材料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二倍体材料.  相似文献   
37.
低温预处理对大麦花药内源游离氨基酸和多胺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大麦花药离体培养反应敏感型和迟钝型品系为供试材料,测定了低温(3℃)预处理过程中花药内游离氨基酸和多胺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 5 d时,所有供试材料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水平均有所下降;15 d后,皆大幅度上升,敏感型材料的升幅比迟钝型材料的大。敏感型材料的游离脯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含量水平明显比迟钝型材料的高。25 d低温预处理后,敏感型材料的多胺总量比 0 d时的明显提高,腐胺和亚精胺的含量升幅特别显著;迟钝型材料的多胺总量比0d时的低,亚精胺和精胺的降幅较为明显。依据上述结果,推测低温预处理导致药壁蛋白质降解成大量游离氨基酸,其中游离脯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含量以及腐胺、亚精胺含量大幅度升高有利于小孢子脱分化。  相似文献   
38.
两种西洋杜鹃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西洋杜鹃的两个栽培品种Rhododendron britannia和Rhododendron america为供试材料,比较MS、Anderson、Read、N6四种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杜鹃繁殖系数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褐化的影响;以及激素IBA、IAA和NAA对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ead培养基表现最为出色,诱导率达85%;在ZT与NAA组合上获得了较高的繁殖系数;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褐化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添加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84%。  相似文献   
39.
以大田种植的玉米供体植株为实验材料,以提高游离小孢子存活率及成胚率为重点进行了技术优化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游离小孢子的离体培养反应,获得了一批再生植株。通过技术优化,建立玉米小孢子离体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玉米DH育种技术平台。应用这一技术平台,可以在当年获得玉米DH纯系的种子,第二年即可安排大田纯系鉴定。  相似文献   
40.
霍山石斛细胞再生物的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生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茎尖及带芽点的节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各种激素对细胞团的诱导及分化作用,确定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6-BA、NAA配合使用进行诱导;以大量元素减半,并降低蔗糖浓度至20%的MS培养基进行分化,获得了大量再生芽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