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探讨了立地环境因素与蓝桉、十干桉人工林地下害虫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的关系。用数量化(I)方法的数学模型将各种立地性因素转化为定量因素,进行了立地环境因素对桉树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程度影响的分析,判断出影响新造林地桉树地下害虫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土壤类型与桉树树种也有一定的关系,而林分结构和坡向对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影响作用较小。采用产预测模型来估测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桉树新造林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硅溶胶和聚磷酸铵(APP)复配后的阻燃性能,真空常压方法下分别用APP、硅溶胶以及两者复配后的阻燃剂浸渍辐射松木材,分析各改性材的增重、增容率以及热解燃烧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改性后的残炭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氧指数由高到低是APP-硅溶胶、APP、硅溶胶和素材;由APP处理和APP-硅溶胶联合处理材的初始分解温度、最大失重率温度均提前,残炭率提高,硅溶胶处理材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率与素材相近。经锥形量热测试结果显示:由APP处理和APP-硅溶胶联合处理材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比素材降低了232.8和150.3 kW·m-2,总释放热降低29.63和17.98 MJ·m-2,而由硅溶胶处理的效果不明显。与其他3种试材相比,硅溶胶处理材的COP最低,说明硅溶胶对CO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处理材的火灾蔓延指数(FGI)均比素材降低;扫描电镜显示,经浸渍处理过的残炭结构更加致密,表面更加光滑。结果说明了硅溶胶的加入可以降低CO毒气的生成,APP的加入使木材的阻燃性达到了难燃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月季苗木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这都为月季工厂化苗木生产和满足市场的需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近10a来,对月季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较多,可是对从组织培养瓶苗从炼苗驯化到产业化生产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其技术虽不十分困难,但却并不系统,难以指导生产实践。对于花卉苗木生产企业来说,如何形成一套系统的从组培苗到产业化资料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较为系统地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依托中国稻田臭氧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技术平台,以超级稻Ⅱ优084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臭氧浓度(Ambient)和高臭氧浓度(平均比Ambient高约25%)2个水平,无蘖苗和一蘖苗2种秧苗类型,研究臭氧胁迫对超级稻大田期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与秧苗素质的互作。结果表明:(1)臭氧胁迫使Ⅱ优084全生育期缩短约7 d,使成熟期株高降低8%。(2)臭氧胁迫对结实期叶片胞间CO2浓度无明显影响,但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且后期降幅大于前期。(3)高浓度臭氧使成熟期地上部总生物量平均下降24%,这主要与抽穗至成熟阶段物质生产量大幅下降有关。(4)高浓度臭氧对单位面积穗数没有影响,但每穗颖花数(-19%)、饱粒率(-12%)和饱粒重(-5%)均明显下降,空粒率和秕粒率大幅增加,最终导致水稻显著减产(-27%)。(5)尽管臭氧与秧苗类型间无显著互作效应,但臭氧胁迫对一蘖苗株高、叶片SPAD值、每穗颖花数、饱粒率、秕粒率和空粒率的影响程度均略小于无蘖苗。综上所述,高浓度臭氧环境下Ⅱ优084大幅减产主要是单穗库容量变小所致,亦与籽粒结实能力下降有关,而后者又与水稻生长后期光合生产明显受抑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重要启示     
近日,笔者从《中国农机化导报》上读到一篇《“农机托管”巧解农机大户“心头结”》的文章。文中介绍.江西省龙南县农机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实行有偿“农机托管”,解决了农机大户所购置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和保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林分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云南省3个蠹害区的观测研究,证实云南松林分自身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关系密切。就云南松个体而言,根据林木生长分级标准,松小蠹主要危害被压木及濒死木,很少危害优势木及亚优势木;就林分整体而言,同一山体的东坡和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重,西坡和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轻。林缘蠹害程度明显高于林内;林分郁闭度与蠹害指数呈负相关,郁闭度越低蠹害越严重。研究证实,松小蠹有明显的趋光行为,即阳坡林分、林缘、低郁闭度林分容易遭受松小蠹侵袭。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工接种、林间调查等方法,研究纵坑切梢小蠹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害梢率在20.0%以下时,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的生长和抗性无明显影响。但当受害梢率高于20.1%后,云南松的高、径生长随受害梢率的增加而降低,蛀干成功率则随受害梢率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8.
吴忠黄河湿地芦苇呈植株矮化、叶片缩小等退化趋势,为退化芦苇群落恢复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斜茎法和起墩法栽种芦苇,对芦苇的株高、株径、成活株数、盖度、节间数和展叶数等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斜茎法的株高、株茎、节间数、展叶数均优于起墩法,其中,斜茎法的株高为151.81cm,较起墩法高26.48cm;株茎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黄土高原风蚀水蚀交错区农田生物结皮的分布状况及其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本文以该区农田(春玉米)土壤自然发育的生物结皮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探索了该区农田生物结皮盖度及组成。并在此基础上,以裸土为对照,采用环刀法和双环法测定了土壤水分入渗参数,研究了农田藻结皮及藓结皮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蚀水蚀交错区水浇地和旱地中均有生物结皮分布,平均盖度为42.11%,其中藻结皮盖度为33.74%,藓结皮盖度为8.37%。生物结皮显著降低了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与裸土相比,藓结皮和藻结皮覆盖下土壤0~5 cm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55.14%和23.54%;藓结皮使土壤的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及累积入渗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1.11%、47.71%和46.50%,藻结皮使土壤的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及累积入渗量分别降低了 25.56%、21.10%和 20.91%,但与裸土差异不显著。藓结皮的形成能够降低农田土壤砂粒含量,提高土壤黏粒含量,进而降低农田土壤渗透性。综上,生物结皮的形成导致了农田土壤渗透性的降低,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农作物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针、阔叶材吸湿性之间的差异,通过静态饱和盐溶液法进行等温吸湿试验,再用Hailwood-Horrobin(H-H)模型拟合等温吸湿曲线,分析3个树种4种厚度试样的平衡含水率(EMC,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吸湿速率、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97%相对湿度(RH,relative humidity)下,1、4和8 mm厚度试样达到最终平衡时的平衡含水率分别为云杉20.54%、22.76%和22.75%,美洲黑杨19.15%、21.74%和22.26%,橡木20.94%、21.90%和22.95%,终了平衡含水率随厚度增大而增大。当厚度达到20 mm时,试样终了平衡含水率均低于厚度较小试样,说明吸湿滞后对厚板影响增大。薄试样吸湿速率大于厚试样,因为水分子容易渗入薄板内部。3个树种间终了平衡含水率也存在差异,如1 mm厚度橡木试样的平衡含水率(20.94%)>云杉(20.54%)>美洲黑杨(19.15%),这与橡木密度大、结晶度低以及单层吸附点位多有关。3个树种间云杉吸湿速率最快,因为其密度最小,水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