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业科学   12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子粒品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3个玉米杂交种、2个播期、4次收获的研究表明:在玉米生理成熟即玉米子粒千粒重最大时,粗脂肪含量最高,质量最佳、尽管粗蛋白相对含量有所降低,但由于子粒产量的增加,使单位面积收获的蛋白产量仍有提高。因此,适时收获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可以改善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22.
玉米自交系性状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相似文献   
23.
烟草丛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草丛顶病是一类在局部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烟草病害,由烟草丛顶病毒和烟草扭脉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目前该病在我国仅云南有发生的报道,烟草丛顶病也是国内第一个报道的由幽影病毒属成员引起的病害。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烟草丛顶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学、病原物、与病害相关的dsRNA、病组织超微病变以及病害的流行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4.
温带与热带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是目前我国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温带玉米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杂交和渗进,可能是今后获得更多有利用价值遗传变异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受到了国内外育种工作者的普遍重视.1996年我们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了一些热带亚热带的自交系,为了解它们在河南生态条件下的生育特点,探索温热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的遗传趋势,为合理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提供依据,特进行了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25.
穗轴作为拟轮枝镰孢菌侵染果穗引发玉米穗腐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影响病原菌的侵染和扩散。为了深入开展玉米穗轴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的研究以及了解玉米穗腐病子粒与穗轴抗性的差异,进行抗性鉴定体系的优化,利用164份国内外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两年两点的接种鉴定筛选优异抗源,对发病边长、发病芯长、发病面积、发病相对面积等4个抗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边长能较大程度地区分不同自交系间的抗感差异且又在材料内具有较好的重演性。把发病边长确定为玉米穗腐病穗轴抗性鉴定指标,对参试自交系进行抗性评价,鉴定出CML27、BT-1、CML274等58份穗轴高抗自交系,筛选出BT-1、CML173、CML193等8份子粒与穗轴均抗穗腐病的优异抗源。  相似文献   
26.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是为了贯彻、响应、落实当前《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范内容,切实保证食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过关。在该过程中,需要深入基层探究畜产品安全检测站相关检测结果,大力检测样品包括肉、蛋、奶等食用畜产品,同时也对饲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进行检测,全面优化包括养殖场、屠宰场、奶站、贸易市场、兽药经销点、超市等地方畜产品质量,这关乎到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27.
为推广应用绿化树种人面子,研究人面子扦插繁育技术.以绿化树种人面子树2a优良母株枝条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插穗条部位和不同生根剂浓度处理对人面子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春季扦插的穗条在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均优于其他季节;10 cm长的扦插穗条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2.00±0.57)%,平均...  相似文献   
28.
用星座图聚类法对玉米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9.
30.
为探究玉米种子内部对拟轮枝镰孢菌的抗性,利用由抗病自交系BT-1与感病自交系N6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进行4个环境的联合QTL分析。结果表明,6个控制种子内部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的QTL分布在第1、3、4、9、10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介于1.32%~7.62%。其中,表型贡献率最高的QTL qSIR3-1位于第3染色体,解释7.62%的表型贡献率,抗病效应来自于抗病亲本BT-1。6个QTL中的1个与已知种子外部抗性QTL一致,表明玉米种子内部对拟轮枝镰孢菌的抗性是独立的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