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88篇
  免费   7177篇
  国内免费   4910篇
医药卫生   93775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786篇
  2022年   1486篇
  2021年   3215篇
  2020年   2492篇
  2019年   2174篇
  2018年   2298篇
  2017年   2330篇
  2016年   2324篇
  2015年   3580篇
  2014年   4547篇
  2013年   4931篇
  2012年   7135篇
  2011年   7303篇
  2010年   5735篇
  2009年   4865篇
  2008年   5450篇
  2007年   5310篇
  2006年   5014篇
  2005年   4294篇
  2004年   3368篇
  2003年   3318篇
  2002年   2931篇
  2001年   2151篇
  2000年   1491篇
  1999年   1078篇
  1998年   655篇
  1997年   637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395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7篇
  1974年   23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对比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每日1次服药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并对比药物漏服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7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分别每日口服1次氨氯地平5~10mg(Ⅰ组)或非洛地平缓释剂5~10mg(Ⅱ组),治疗12周,并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用药前后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及漏服48小时的血压变化。结果:氨氯地平治疗组舒张压降低15.1mmHg(治疗末为84.8mmHg),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组舒张压降低15.3mmHg(治疗末为85.0mmHg)。总有效率Ⅰ组病人为83.8%,Ⅱ组为87.9%(P=NS)。在药物的初始剂量下即能达到有效血压控制的病人数Ⅰ组为76%,Ⅱ组为52%(P<0.01)。药物漏服24和48h后,Ⅰ组临床血压仍低于140/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与漏服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Ⅱ组的临床血压高于140/90mmHg,临床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与漏服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两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剂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安全、疗效可靠,病人耐受性好,但漏服试验表明漏服24与48h氨氯地平仍能较好的控制血压。Ⅰ组的血压波动明显低于Ⅱ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测量全口义齿的相关特征数据,并以此设计用于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一种新的,可记录各种参数的颌位记录托盘.方法: 对100副在临床应用的全口义齿,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a1,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连线至义齿前缘距离a2,上颌义齿宽度a3,上颌义齿长度a4,右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至基托组织面高度a51,右下颌第一磨牙中央窝至基托组织面高度a52,上唇系带切迹至上颌中切牙切端连线的高度a6,上中切牙区唇侧基托最薄处厚度a7,并以此设计颌位记录托盘支撑杆孔间距b1,支撑杆孔至托盘前缘距离b2,托盘宽度b3,托盘长度b4,上颌后牙区托台高度b51,支撑杆高度b52,前部手柄高度b6,前部手柄厚度b7,以制作不同型号的颌位记录托盘.结果: 各组数据的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单位:mm)分别如下:a1:37.1,44.5,59.6;a2:22.6,29.0,38.1; a3: 48.5,58.2,76.6; a4: 37.4,50.8,61.0; a51: 5.6,9.5,14.7; a52: 3.8,9.9,18.8; a6: 8.9,16.6,24.7; a7: 1.2,2.8,5.9.设计大,中,小3种号型的颌位记录托盘.临床应用时,首先在托盘组织面用硅橡胶重衬,托台平面和前部手柄下缘确定牙合平面;继而安装下颌支撑杆,旋转螺丝至合适的垂直距离;然后在支撑杆前后放置硅橡胶,确定水平关系;最后在前部手柄唇侧画线标记面部中线及微笑,静息时上唇下缘位置.结论: 本研究测量的全口义齿数据对分析修复空间提供了参考,本研究设计的托盘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时确定颌位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胸腺、脾和肠系膜淋巴结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以揭示辐射诱导细胞凋亡 J型曲线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定量方法。结果 :假照组各免疫器官存在 Bcl- 2蛋白的基础表达 ;而照射组随着照射后时间的推移 ,Bcl- 2蛋白表达逐渐增高 ,2 4 h达峰值 ,且差异显著 ;72 h回复至假照水平。结论 :上述结果为揭示低剂量辐射免疫兴奋效应和辐射诱导细胞凋亡 J型曲线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雄激素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102例29~36周单胎初孕妇的血清总睾酮(T),其中妊高征(PIH)患者72例(28例轻度、25例中度、19例重度),正常孕妇30例。结果中、重度PIH患者的血清总T显著高于正常孕妇(P<0.05,P<0.01),其胎儿性别分布与正常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T升高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有关;检测血清T可帮助了解PIH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心肌肽素抗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作用,在大鼠离体Langendoff’s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观察心肌肽素对室颤(VF)发生率及心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肽素能明显降低离体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脏VF的发生率;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提示心肌肽素对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脏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聚环氧乙烷(PEO)/LimMo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PEO大分子插入到LixMoO3片层间,使层间距增大了0.73nm。PEO在LixMoO3层间呈PEO-HgClⅠ型构象,其运动能力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997.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不孕症妇女子宫动脉血流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测定子宫的血流 ,即血流的脉冲指数 (pulsative index,PI)及阻力指数 (resistantindex,RI)来探索不同原因的女性不孕症。 6 7例不孕症妇女经腹腔镜诊断确诊不孕原因后 ,于月经周期第 2 0~ 2 3d作腹部 B超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检查。其结果两侧子宫动脉 PI、RI可因各种不孕原因不分侧别平均 PI、RI均高于正常组 (P<0 .0 1) ,而且不受病情轻、中、重所影响。反映了子宫周围血管阻力较高所致子宫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是引起不孕症的基础 ,可能也干扰孕卵着床而致不孕。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丙型肝炎的影响,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法(NISH)和链酶亲和素-生物素(SABC)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RNA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这些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8例(40.0%)HCV患者的PBMC中的HCV-RNA呈阳性结果。HCV-RNA呈散在颗粒状或弥漫分布,主要位于胞浆中。HCV-R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CD+4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下降;而HCV-RNA阳性组的CD+4T细胞比例则又低于阴性组,CD+8T细胞比例高于阴性组,CD+4/CD+8比值出现倒置(P<0.01)。两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CV感染PBMC后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使CD+4和CD+8T细胞功能下降或不能很好地协调作用,从而成为HCV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HCV感染PBMC对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化学髓核溶解术的一种新的穿刺方法,用于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采用经背后入路直接穿刺椎间盘脱出部位,用600单位的胶原酶溶解脱出的椎间盘组织治疗破裂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组治疗43例临床确诊为破裂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随访半年至2年。结果 采用本穿刺方法治疗43例腰椎间盘脱出患者,治愈27例,治愈率为63%,有效11例,有效率为88%,无椎间盘变窄和退行性变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背后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行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介绍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1例病人接受手术 ,其中房间隔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 4例 ,心内膜垫缺损 1例 ,双腔右室并亚急性心内膜炎 1例 ,房间隔并室间隔缺损 1例 ,房间隔缺损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皮肤切口长 6~ 9cm。【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进行手术 ,阻断时间 15~ 76min ,平均 31.3min。术中术后无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2 4h内全部脱离辅助呼吸 (平均 8h) ,疼痛反应轻。随诊 2周~ 8个月 ,无残余瘘 ,心功能恢复到Ⅰ级 ,疤痕隐蔽。【结论】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地应用于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保持了常规手术的效果 ,创伤小 ,病人恢复快 ,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