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4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分离、纯化和扩增培养的可行性和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正常足月胎儿的脐带血,经肝素抗凝,用相对密度1.0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以偏酸性的M esencu ltTM作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扩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志。结果来源于人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种植于特定的培养基中后,可产生贴壁细胞,主要表现为破骨样细胞和间充质样细胞,传3代后,可得纯化扩增的人脐血MSCs。6.6×105个脐血原代MSCs在体外扩增10代后,获得9.9×108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人脐血MSCs不表达CD34、CD11 a和CD11b,强表达CD29,弱表达CD71,与骨髓MSCs表面抗原特性一致。结论源于人脐血的MSCs在体外可以培养、扩增,可作为干细胞来源之一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杨桃根提取物(YTG)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SPF级KM雄性小鼠6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5 g·kg-1·d-1),YTG高、中、低剂量组(1.2,0.6,0.3 g·kg-1·d-1),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ig给药4周,在第2,4周末测定空腹血糖(FBG),实验末期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肝组织中肝糖原含量,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给药FBG明显升高,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升高,肝糖原,HK,PK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YTG给药组,FBG明显下降,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降低,肝糖原含量增加,HK,PK活性增加,肝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杨桃根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提高糖耐量,其机制可能与增强HK,PK的活性,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3.
龙眼参多糖对老年痴呆模型SAMP8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龙眼参多糖(LYSP)对老年痴呆模型SAMP8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6月龄SAMP8鼠50只,随机均分为SAMP8空白组、阳性药石杉碱甲对照组、低、中、高剂量LYSP组;另选用6月龄SAMR1鼠10只作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40 d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果与SAMR1组比较,SAMP8小鼠在隐蔽平台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LYSP组从第3天起逃避潜伏期较SAMP8空白组显著缩短(P<0.05);探索试验中LYSP组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SAMP8空白组;反向试验中LYSP组第3天的逃避潜伏期比SAMP8空白组亦显著缩短(P<0.05);可视平台试验结果各组无差异.结论 LYSP能改善SAMP8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满天星积雪草苷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方法 将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拉米夫定,3TC),满天星积雪草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麻鸭灌胃给药14 d,于用药前、用药7、14 d及停药后3d采血,检测血清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DHBsAg/DHBeAg)、DHBV-DNA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给药前后的变化,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满天星积雪草皂苷高、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用药后血清中DHBV-DNA、HBsAg、HBeAg、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停药后3d,满天星积雪草皂苷高剂量组的DHBV DNA、HBsAg、HBeAg、ALT、AST水平为(1.21 ±0.11)、(0.12±0.01)、(0.11 ±0.01)、(122.4 ±15.5)、(85.2±9.4),模型组为(3.05±0.15)、(0.22±0.01)、(0.17 ±0.02)、(270.4 ±16.4)、(141.9±9.8),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阳性对照组为(2.36±0.13)、(0.18±0.01)、(0.15 ±0.01)、(233.5±13.8)、(121.3 ±10.2),出现明显反跳现象;病理分析表明,满天星积雪草苷对肝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积雪草苷能有效抑制HBV在体内复制,可能是满天星中一个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5.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 应用 Epley管石复位法、 Semont管石解脱法、Barbecue翻滚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结果 42 例中经耳石复位法治愈36例(85.7%),有效4例(9.5%),复位失败2例(4.8%).失败的2例经前庭功能训练治愈.结论 耳石复位法是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患者可试行前庭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玉郎伞(YLS)块根提取物(总黄酮、多糖及其水提物)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建立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YLS提取物给予高脂血症大鼠,连续灌胃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脂质水平及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全血还原黏度(RV)、红细胞压积(HCT)等8项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C、TG、LDL-C、apoB、AI水平降低;apoA1、HDL-C、apoA1/apoB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各给药组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或P<0.05),YLS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YLS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min再灌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柿叶黄酮各组对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柿叶黄酮高、中剂量均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丙二醛的产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柿叶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杨桃根醇提物(ACLRE)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将小鼠分成5组,即正常、模型、格列本脲及ACLRE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14d,在第0、7、14天时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并于第14天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血清及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CLRE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P<0.01),且杨桃根醇提物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及肝脏中的SOD活性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结论:ACLRE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提高机体SOD活性,降低体内MDA含量,从而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PC-BPPV患者进行PRM治疗.结果 经1次PRM治疗后,30例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5%,其中病程在1周内的21例有19例症状消失.5例经2次PRM治疗,2例经3次PRM治疗后症状也消失,总治疗成功率为92.5%.结论 PRM治疗PC-BPPV安全有效,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相思藤茶水提物( Xiangsi Tengcha,XSTC)的解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给予小鼠高、中、低剂量的XSTC(16,8,4 g·kg-1)、海王金樽片(1.5 g·kg-1)和生理盐水,连续6d.第6天药后30 min,每20 min给予一定剂量白酒1次,直至动物死亡.观察醉酒(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醉酒时白酒摄入量、死亡时间和死亡时白酒摄入量,并测定小鼠肝脏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力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在给予白酒前预先给予XSTC处理,小鼠醉酒潜伏期延长,肝脏中ALT,AST的活性和MDA的含量降低,ADH,ALDH和SOD的活性升高(P<0.05).结论:XSTC可能通过提高ADH,ALDH,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减轻乙醇对肝脏的损害,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