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7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子宫平滑肌M受体的研究尚涛魏敏杰杜丽敏李智本研究从胆碱能神经M受体角度探讨对子宫平滑肌的功能,采用子宫峡部肌条,通过电生理手段,检测M受体在纵、环肌上的分布,为进一步从M受体角度研究临床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为我科子宫肌瘤患者...  相似文献   
52.
异丙酚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合成肌醇三磷酸的抑制作用魏敏杰盛卓人李智聂桦王俊科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大剂量应用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作用。我们应用同位素竞争蛋白结合实验,检测了异丙酚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AlCl3灌胃方法建立AD模型小鼠,灌胃给予TMP(200 mg·kg-1)观察疗效,榆测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腩组织AChE、SOD活性、MDA含量及大脑皮层AB、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1)TMP可使A1C13诱导的AD模型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2)TMP可使AlCl3诱导的AD模型鼠脑组织中AChE活性降低19%[(1.37±0.13)U·mgpro-1,(1.69 4-0.27)U·mgpro-1,P=0.016];使SOD活性提高39%[(55.81±10.25)U·mgprot-1,(40.04±13.06)U·mgprot-1,P=0.026];使MDA含量降低34%[(43.63±13.27)nmol·mgprot-1,(28.59±8.52)nmol·mgprot-1,P=0.023];3)TMP可明显降低AD模型鼠腩组织中AB、NF-κB的表达(P<0.05).结论 TMP可改善化学诱导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可能机制与提高SOD活件、降低MDA含量、降低AChE活性、降低脑绀织中AB、NF-κB的表达等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采用脑室系统注入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其对神经功能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在脑内的存活、迁移、分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8),梗死半球移植组(n=7),健侧半球移植组(n=7)。②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采取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梗死后次日将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10μL,约1×105个细胞)注入梗死半球移植组和健侧半球移植组大鼠侧脑室,模型组注入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③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入脑的骨髓基质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结果:2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假手术组动物无神经功能缺损。移植前各组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移植2周后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梗死半球移植组、健侧半球移植组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6.71±0.49,6.86±0.38,8.63±0.52,P<0.05)。②大鼠脑病理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的缺血区脑组织稀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间隙增大。假手术组则无此表现,表明大鼠脑梗死模型制作成功。③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暗棕色)在脑组织内存活,并且聚集于缺血梗死区域。在梗死半球移植组对侧半球脑组织内未发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在健侧半球移植组仅在移植损伤道周围发现少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应用免疫双标染色随机选取10个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区域计数发现大鼠脑梗死后14d约1.2%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同时表达神经元标志蛋白特异性烯醇化酶,约6%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同时表达神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经脑室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对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脑脊液途径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对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无明显差异。经脑室系统途径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在脑组织内存活,血管下间隙为骨髓基质细胞在脑组织内迁移提供途径。脑损伤是骨髓基质细胞迁移、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蛋白编码的单链RNA分子,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及肿瘤等疾病的调节。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miRNA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谱与作用的研究,并总结了miRNA有望成为急性白血病的潜在的治疗靶点或工具。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靶点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近期国内外有关微小RNA(miRN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多药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miRNA、乳腺癌耐药和耐药相关蛋白"为关键词,检索2008-01-2011-03有关miRN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多药耐药中作用的文献。纳入标准:1)miR-N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miRNA通过调控耐药蛋白表达参与乳腺癌多药耐药。根据纳入标准分析33篇文献。结果:多种mi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其中,能够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的miRNA少有报道,目前仅有miR-373和miR-21。多种miRNA能够抑制乳腺癌侵袭转移,如:miR-340、miR-1258、miR-520b、miR-206、miR-19、miR-34和miR-199a/b。此外,多种miRNA参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形成过程。其中,miR-519c、miR-328和miR-520h3种miRNA可调控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miRNA-451可调控P糖蛋白(P-gp)表达,miR-326可调控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从而参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结论:深入研究miRNA在乳腺癌发生及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将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57.
摘要: 目的 考察临床乳腺癌病理组织中 miR-100 和 Wnt 通路关键因子卷曲蛋白 (FZD) -8 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 miR-100 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术后的 50 例乳腺癌患者,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 miR-100 的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 2 种组织中FZD-8的表达; 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miR-100表达情况, 分析乳腺癌组织miR-100与FZD-8 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iR-100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2.00 (1.00, 3.00)vs. 6.00 (3.50, 8.00) ]; 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中 miR-100 低表达[1.50 (1.00, 2.75)vs. 3.00 (2.00, 4.00) ]; 与癌旁组织相比, FZD-8 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8.00 (6.00, 9.00)vs. 6.00 (3.75, 9.00) ], 且其表达水平与 miR-100 的表达呈负相关 (rs=-0.592, P < 0.001)。结论 miR-100作为抑癌 miRNA 参与乳腺癌转移的调节, 可能与其调控 FZD-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DNMT1表达与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以及二者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26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了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126例三阴性乳腺癌中,DNMT1阳性表达率为38.1%,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4.8%,DNMT1表达水平与ERα基因甲基化呈显著正相关(r=0.220,P=0.013)。与TNM Ⅰ-Ⅱ期组织相比,在TNM Ⅲ-Ⅳ期组织中ERα基因甲基化显著增加(P=0.04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DNMT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43)。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S及DFS缩短显著相关(P=0.020,P=0.036);DNMT1阳性表达可显著缩短患者OS(P=0.034),同时可使患者DFS出现缩短趋势(P=0.054)。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DNMT1蛋白参与了ERα基因甲基化,且该事件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病程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radix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散发性乳腺癌标本278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46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radix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中radix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3.7%(205/278),乳腺纤维腺瘤中radix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2.6%(15/46),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比较,radix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00 1)。在乳腺癌组织中,radixin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HER-2表达正相关,在临床分期高、HER-2表达阳性的组织中,radix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P=0.023,P=0.007)。radix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p53蛋白表达均未见相关性。生存分析发现,radix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无关,radixin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RFS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radixin蛋白高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HER-2表达和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0.
人们对肿瘤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由此认识到启动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是与MHC分子结合的氨基酸短肽,而不是整个氨基酸序列,这个短肽就是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各种肿瘤的抗原表位为基础所开展的疫苗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CTL表位多肽疫苗是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研究的热点,它主要是以肿瘤相关抗原或肿瘤特异性抗原为基础设计的,可采用人工合成而且制备过程简单方便、获得的纯度高、抗肿瘤作用安全性好而且特异性高。国内外学者已经预测和筛选了很多新的肿瘤抗原表位,有的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本文就CTL表位多肽疫苗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