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 统计分析以发热为起始症状的患者在院内出现心脏骤停前的共同特征,探讨如何早期识别及预防发热患者院内发生心脏骤停。 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数据库收集2008年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留观期间突发死亡的患者32例。统计患者发病前、入院时、突发死亡前1 h的数据资料,包括患者血钠、血钾、酸中毒的改变及程度,有无乳酸增高及程度;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经皮氧饱和度;患者的意识状态,治疗经过,包括是否使用退热药物,使用退热药物后静脉补充液体量,治疗过程中是否认为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且使用过利尿剂。通过分析以上数据,总结发热患者院内突发死亡前的共同特性。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81.25%的患者使用过退热药物,且用药后只有1位患者补液量达1 000 mL,同时误认为合并急性心衰静脉使用利尿剂7人,占比21.88%。心脏骤停前1 h患者心率较发病前及入院时均明显增快,心率增快与体温增加不成比例,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而血压、经皮氧饱和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心脏骤停前1 h pH、BE、血乳酸均明显改变,以钾离子为顶,钠离子和酸中毒为底的莫尔死亡征发生率明显增加。 结论 通过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验结果改变,可以早期发现、预防发热患者在院内突发死亡;通过统计该类患者的治疗经过,减少有可能增加突发死亡风险的医疗干预,降低该类患者院内突发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月就诊于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医院,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确诊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患者,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及干预措施,随访患者治疗90 d后mRS评分,采用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将P<0.01的因素纳入多变量逻辑回归方程中进行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以下方面有关:①年龄; ②入院NIHSS评分; ③ASTIN/SIR评分; ④入院CT-ASPECT评分; ⑤房颤; ⑥高血压病; ⑦是否使用rt-PA; ⑧是否进行介入治疗; 2)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以下方面有关:NIHSS评分(OR=6.115,95%CI=1.051~35.580,P=0.044),ASTIN/SIR 评分(OR=0.214,95%CI=0.061~0.755,P=0.017)。结论 入院时高NIHSS评分以及DSA下的低ASTIN/SIR评分是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非外伤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7.45%,年发病率为5.1/10万,因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1-2]。现报道1例急性左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行大脑中动脉抽吸取栓及左侧颈内动脉C1段支架置入后出现右侧额叶cSA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通过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探讨黄芪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疗效评估。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气管内滴注无菌PBS 60 μl)、模型组(LPS组,气管内滴注0.5 mg/kg, LPS100 μl,作用24 h)、黄芪治疗组(0.75 g/L RA+LPS组),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变化、测定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离肺组织以评估湿/千重比,Weslernblol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和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冶疗组BALF中总细胞数及蛋白质含量比值明显降低(P<0.01);黄芪治疗组小鼠右肺中叶W/D比值明显降低(P<0.01);小鼠血清SOD活性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在肺泡灌洗液检测中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治疗组TNF- c、IL-1β IL -6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织学提示黄芪治疗组可显著减轻肺组织损伤。结论黄芪能够显著减轻LIS诱导的肺部炎症,对小鼠急性肺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敲除hsa_circRNA_102958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胰腺癌PANC-1细胞转染shRNA-NC和3种不同的circ_102958shRNA 序列,RT-PCR 检测 circRNA_102958表达,选取干扰效果最好的circ_102958 shRNAl进行后续实验,CCK8检测细胞增殖倍数;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和DCFH-DA试剂盒分别测定SOD、MDA、活性氧(ROS)含量;流式检测JC-1红/绿荧光比值;Western blot检测 Bax/Bcl-2、cleaved cas9/cas9、cleaved cas3/cas3、c-Myc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干扰circRNA_102958表达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能力(P<0.05),细胞形态趋于紊乱,凋亡细胞增多,MDA和ROS含量上调(P<0.05),SOD活性降低(P<0.05),JC-1红/绿荧光比值下调(P<0.05),Bax/Bcl-2、cleaved cas9/cas9和 cleaved cas3/cas3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 干扰circRNA_102958表达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能力和线粒体功能,促进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机械取栓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隐藏动脉瘤破裂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之一。该文报道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隐藏动脉瘤破裂的病例,结合文献分析了出现该术中并发症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及处理该并发症的方法,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韩楠楠  李刚  蔡文伟  沈晔 《浙江医学》2015,37(19):1621-1623,1630
目的 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病原菌及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生素,制定有效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EICU近3年来中心静脉CRBSI患者的血培养、导管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总结其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61例中心静脉CRBSI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66株,其中G-菌33株(50.0%),G+菌27株(40.9%),真菌6株(9.1%)。常见菌株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7%),鲍曼不动杆菌(18.2%),肺炎克雷伯菌(12.1%),金黄色葡萄球菌(10.6%),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6.1%)。G-菌对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对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G-菌已成为EICUCRBSI患者的主要致病菌,CRBSI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普遍偏高。【关键词】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重症监护病房耐  相似文献   
20.
网膜素是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能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与代谢综合征、炎症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循环网膜素水平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预测因素,表明网膜素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调控。网膜素可能通过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分泌以及抗炎作用发挥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文章将对网膜素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病理作用以及网膜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