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3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血管迷走性晕厥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晕厥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VS)约占不明原因晕厥的70%,VVS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寻找有效的检查和防治措施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2.
目的通过快速右房起搏建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观察该病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肌重构情况。方法将15头滇南小耳猪,按随机区组的方法分为起搏1周组、起搏4周组、假手术组,分别采用240次/分快速起搏右房1周、4周和只手术不起搏。运用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导管检查测量窦性心律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心脏大体结构变化。经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比较房、室重塑差异。结果起搏1周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左室压力下降高峰速率均较假手术组降低(P<0.01);起搏4周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继续恶化,且腔室扩大、室壁变薄,(P<0.01)。心房、心室CVF随起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1)。结论采用快速右房起搏成功制作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证实该病是以严重的左、右室舒缩功能障碍,腔室扩大,室壁变薄,心肌重塑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观察盐水灌注消融电极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0~12月5例心脏病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6~76岁.电生理检查为左后间隔特发性室速1例,左后中间隔特发性室速1例,左房房颤3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例,慢性房颤1例.5例患者中,1例室速患者曾2次选用普通4mm消融电极导管消融成功后复发,1例室速患者曾3次选用普通4mm消融电极导管消融未成功;1例房颤患者先选用普通4mm消融电极导管消融未成功,全部病例选用4mm盐水灌注消融电极导管进行消融,温度55~60℃,放电功率45 ~60W.结果 5例患者消融一次成功,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应用盐水灌注消融电极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对消融失败或复发的室速病例以及增加房颤左房线性消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4.
时域、频域、立体频谱三种方法检测心室晚电位的对比研究郭涛,任国钧,陈兆銮,兰超竹,韩明华,染立权(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心内科昆明650032)心室晚电位(VLP)反映心室肌局部传导延迟,是构成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其在筛选室速/室颤(VT/VF)高...  相似文献   
12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35例次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5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植入的31例,另有4例更换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3~70个月,平均36.5个月),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725次(VT534次,占73.7%,VF191次,占26.3%),其中719次(96.8%)治疗成功,6次(3.2%)失败.534次VT中,454次(85.5%)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0次(14.5%)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91次VF中,185次(96.9%)经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患者无效放电6次.3例患者发生误放电7次.结论 ICD疗效肯定,须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应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比较右心耳 (RAA)、冠状窦远端 (DCS)、右心房双部位 (右心耳加冠状窦口 ,DSA)和双房 (右心耳加冠状窦远端 ,Bi A)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患者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方法 2 2例接受心脏电生理评价试验的PAf患者在窦性心律下行心房不同部位起搏 ,同步记录 12导心电图 ,测量最大 P波时限。结果 与窦性 P波时限相比 ,RAA起搏明显延长 P波时限 (P<0 .0 1) ,DCS、DSA及 Bi A起搏则明显缩短 P波时限 (P<0 .0 1,P<0 .0 1,P<0 .0 1)。结论  DCS、DSA及 Bi A起搏明显缩短心房激动时间 ,减少心房电活动的离散度 ,有利于 PAf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调查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社会支持及照护负担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Zarit照护负担量表,对342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SSRS评分为(41.57±5.69)分、照护负担评分(34.72±5.21)分,其中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照护负担处于中度负担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照护负担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照护负担水平的患儿主要照护者间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会支持水平是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照护负担的重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在降低其照护负担时,应重视评估照护者的社会支持能力,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28.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与肺动脉间的血管畸形,形成异常瘘道,该病较少见。我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人,女,68岁,因反复胸痛、头晕、头痛7年,加重3月于2013-06-13入院。病人自7年前开始于爬坡、上楼及快速行走时出现胸前区疼痛不适,为烧灼样疼痛,无放射及牵涉痛,持续约4-5min,休息后可缓解。2年前曾行冠状动脉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不规律服用三七片、丹参滴丸。3月前病人感胸痛较前发作频繁,  相似文献   
129.
维生素D是人体所需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种。近年来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除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外,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但其致病机制和影响程度尚不十分明确。本文主要综述了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心力衰竭、致命的心血管事件、房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0.
喊口号没有用,唱高调也没有用,最有用的就是市场认可的切实可行的实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