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产前免疫阻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了解其对病毒变异的影响。方法以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婴儿为研究对象,将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在产前检查时随机分为HBIG A组:26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和分娩前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400U(HBsAg阳性者注射HBIG200U、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注射HBIG400U);HBIG B组:29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U;对照组:26例孕妇产前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3组均留取孕中期产检时(应用HBIG前)和临产日使用HBIG前后的静脉血标本,新生儿于生后联合免疫前留取外周血,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HBV标志,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以及PCR扩增HBV DNA S基因区片段并测序。结果55例新生儿为HBIG组(A和B)母亲所生,宫内感染率为14.5%,对照组为35.7%(χ^2=4.896,P=0.027)。HBIG A组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8例新生儿有3例宫内感染,对照组8例新生儿均有宫内感染(χ^2=7.273,P=0.007);HBIGB组7例新生儿有5例宫内感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7,P=0.104)。3组孕妇孕中期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相当,但分娩前HBIG A组孕妇HBsAg及HBV DNA均低于HBIG B组和对照组。HBIG A组新生儿血清抗-HBs检出率为38.5%。3组产妇分娩前均未检测到抗-HBs。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例宫内感染儿,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产前注射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肯定,按HBV携带不同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HBIG,并于分娩前加用一次,效果更佳;经胎盘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是HBIG重要作用机制;无症状携带HBV孕妇产前使用HBIG并未增加HBV S区的变异,HBV S区变异并非是发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存在逆转录的复制过程,其自然基因变异率较一般DNA病毒为高。近年来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等的应用使HBV变异更为突出,本文就医源性HBV变异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吸烟干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追踪观察1353名中学生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吸烟、戒烟状况,并对干预措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指出干预措施实施于中学生尝试吸烟阶段效果显著,使原11.5%吸烟率降至2.4%,戒烟成功率达64.7%。并选择性的作了尿柯铁宁(cotinine)浓度测定,认为其测定在分辩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上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尤其更适用现场吸烟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救治能力,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病例69例,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40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29例,对两组的产前情况、超声检查、手术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率更高,产后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子宫切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凶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组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凶险组.充分的术前准备,把握好终止妊娠的时机,术中联合运用多种止血方法,可有效控制出血,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正>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加速趋势,给其保健、教育工作和社会安定带来新问题。为掌握保定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趋势,给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作者对保定市1963~1990  相似文献   
16.
医源性乙型肝炎病毒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存在逆转录的复制过程,其自然基因变异率较一般DNA病毒为高。近年来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等的应用使HBV变异更为突出,本文就医源性HBV变异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破裂的病因、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对2001~2010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导致的瘢痕子宫是目前诱发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占83.33%(25/30);多次孕产史与子宫破裂密切相关,其次为阻塞性难产及子宫发育异常。子宫破裂导致围产儿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者占23.33%(7/30),产后出血占36.67%(11/30),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应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及监护。  相似文献   
18.
双胎输血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收治的24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治疗、分娩方式、新生儿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双胎输血综合征占单绒毛膜双胎的5.76%,其中明确分级18例(Ⅰ级8例,Ⅱ级1例,Ⅲ级5例,Ⅳ级1例,Ⅴ级3例).Ⅲ~Ⅴ级平均终止孕周为29.8 4±5.2周,Ⅲ~Ⅴ级围生儿死亡率100%.24例患者11例行剖宫产术,5例行引产,8例自然临产分娩,共获18个预后良好新生儿.结论:诊断时分级越高,孕周越小,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尽早行彩色超声检查以明确分级有助于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并能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和并发症,分析其高危因素并探讨预测及处理方法,以期降低并发症。[方法]对2002—2004年发生肩难产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间阴道分娩活胎14 276例,肩难产13例,其中巨大儿9例,有7例新生儿正常,6例并发新生儿损伤。[结论]肩难产是产科少见并发症,巨大儿发生肩难产比例最高。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1关节炎的诊断 1.1 收集病史首先了解患者发病前健康状况,发病年龄和诱因,发病方式,前驱表现、部位,演变过程,病变范围,伴随现象(如发热、咽痛、眼红、口干、眼干、腹痛、腹泻、尿频、尿痛、皮疹、肠痛和指端发作性青紫等)病情加重或者缓解因素,是否接受过检查和治疗及治疗的反应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