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14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贵阳地区1?055例骨密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日本阿洛卡公司双能量骨密测量仪,选择受检者桡骨远端1/3处为测量点,对贵阳地区1055例人群成人桡骨的骨密度进行测量,取得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的骨密度值,同时计算出贵阳地区成人桡骨各年龄段的骨密度均值及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22.
微卫星不稳定散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DNA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的散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微卫星不稳定表型和DNA倍体类型的关系。方法:对71例散发性大肠癌行BAT25和BAT26两个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倍体分析,探讨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和临床病理特征及DNA倍体类型的关系。结果:微卫星不稳定的阳性率为9.86%(7/71),微卫星不稳定表型和发病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无关。微卫星不稳定的散发性大肠癌中右半结肠癌和低分化腺癌的比例高于微卫星稳定者。68例患者检出二倍体和异倍体分别为18和50例,微卫星不稳定表型者5例为二倍体,因此和DNA倍体类型显著相关(P=0.012)。结论:微卫星不稳定的散发性大肠癌好发于右半结肠,具有低分化腺癌的倾向,多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23.
高血压脑出血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规范化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方法 应用小切口显微手术对49例基底节区(27例)、皮层下(17例)、小脑(5例)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结果 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按GOS,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即本组优良比例3l/49,死亡比例6/49。结论 正确运用微创手术理念,依据病情特点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4.
科研是医科大学研究所生存的根本。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科研管理、提高科研水平是现代化研究所发展的关键。本文将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一般原理应用于科研管理。提出了以全新的质量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模式做好医学科研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抗幽门螺杆菌粘膜疫苗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P)的保护性抗原、保护性免疫机理、诱导胃和十二指肠局部免疫应答的最佳免疫途径及抗HP免疫策略等方面对HP粘膜疫苗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S实验检测VSMC的增殖情况并进行细胞活力测定;Western blot测定AMPK活化后pAMPKα和AMPKα的表达水平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激活后p-mTOR和mTOR的表达水平;利用AMPK抑制剂(CC)通过Western blot测定p-AMPKα和AMPKα的表达水平及A7r5细胞活力进一步确定AMPK在ATRA抗VSMC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ATRA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A7R5细胞的增殖(P均0.05);ATRA可以剂量依赖性显著地上调Thr172处AMPKα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不改变AMPKα的总水平;ATRA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mTOR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不改变mTOR的总水平。AMPK抑制剂(CC)通过抑制AMPKα,部分抵消ATRA介导的对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ATRA(4μmol/L)和CC共刺激A7R5细胞可显著下调AMPKα的磷酸化水平(P0.05);与此同时,与单独ATRA(4μmol/L)处理相比,ATRA(4μmol/L)与CC共同处理,可显著缓解ATRA抑制A7r5细胞的增殖作用(P0.05)。结论 ATRA可能通过激活AMPK和抑制mTOR信号通路抑制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硝酸益康唑联合曲安奈德霜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湿疹诊断标准。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1%硝酸益康唑联合应用,1%曲安奈德霜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治疗,15-20d为1疗程。两组患者中瘙痒情况严重者添加服用抗组胺类药物,不使用其他外用药物。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3.6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8%),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硝酸益康唑联合曲安奈德霜治疗湿疹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能高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在心脏手术停搏液中加入外源性磷酸肌酸(CP),评价CP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40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改良St.Thomas’Ⅱ号心脏停搏液,观察组在停搏液中另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记录2组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等电生理指标;记录2组术后24 h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分别测定主动脉插管前(T0)、开放循环后30 min(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的CK-MB,c Tn I、BNP。结果观察组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高于对照组[(96.71±8.03)%vs.(71.29±7.18)%,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多巴胺用量[(2.21±1.21)μg/(kg·min),(1.32±0.79)μg/(k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4.18±1.42)μg/(kg·min),(3.21±0.96)μg/(kg·min),P<0.05]。观察组T1、T2、T3、T4时CK-MB、c Tn I、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时CK-MB、c Tn I明显较T0时升高(P<0.01),后开始回落。结论手术停搏液中使用外源性CP,可提高窦性心律自动恢复率,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并降低患儿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平滑肌组织中RhoA/Rho激酶、I型胶原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取临床确诊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膀胱平滑肌组织,盆腔疼痛和尿频、尿急患者症状调查表评分(PUF评分)≤1512例(低症状评分组);PUF评分〉15分12例(高症状评分组).并取12例正常膀胱平滑肌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检测3组膀胱平滑肌组织中RhoA和Rho激酶亚型ROCK I mRNA及其蛋白、I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对RhoA mRNA与ROCK I mRNA、RhoA蛋白与ROCK I蛋白、RhoA蛋白及ROCK I蛋白与I型胶原的表达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膀胱平滑肌组织中RhoA mRNA和ROCK I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高症状评分组分别为(1.00±0.18)分、(0.91±0.26)分;低症状评分组分别为(0.64±0.23)分、(0.57±0.25)分;对照组分别为(0.45±0.20)分、(0.45±0.11)分.RhoA蛋白和ROCK I蛋白的表达水平,高症状评分组分别为(52.25±7.71)ng/L、(46.63±7.97)ng/L;低症状评分组分别为(42.25±3.14)ng/L、(35.90±4.40)ng/L;对照组分别(26.89±3.08)ng/L、(24.68±3.10)ng/L.I型胶原的表达水平,高症状评分组为(551.98±74.37)μg/L;低症状评分组为(462.61±45.52)μg/L;对照组为(311.24±40.80)μg/L.3组膀胱平滑肌组织中RhoA mRNA表达与ROCK I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90,P〈0.01);RhoA蛋白表达与ROCK I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37,P〈0.01);RhoA蛋白表达与I型胶原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83,P〈0.01);ROCK I蛋白表达与I型胶原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36,P〈0.01).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平滑肌组织中RhoA/Rho激酶、I型胶原表达水平升高,两者间有正相关关系,且升高水平与疾病的症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