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不同戒烟时间AMI和正在吸烟AMI患者溶栓再通前、后IL-1、TNF—α和IL-10表达的差异。方法:AMI患者80例,根据患者吸烟状态将患者分为不吸烟AMI组、吸烟〈5年AMI组、戒烟≤5年AMI组和戒烟〉5年AMI组,每组均20例.采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再通后12h和24h采集静脉血,观察IL-1、IL-10和TNF-α的变化。结果:各组IL-1、TNF—Q和IL-10溶栓治疗前后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5年AMI组和戒烟≤5年AMI组溶栓治疗后,随时间延长,3种炎症因子逐渐升高,但不吸烟组和戒烟〉5年组溶栓后12h和24hIL-1、TNF—α和IL-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前、溶栓后12h和溶栓后24h,3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吸烟〈5年AMI组和戒烟〉5年AMI组均高于不吸烟组,吸烟〈5年AMI组高于戒烟〉5年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不吸烟AMI组和和戒烟〉5年AMI组,吸烟〈5年AMI组和戒烟≤5年AMI组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可上调AMI患者溶栓再通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加重和延长缺血再灌注损伤,损伤时间可达24h,戒烟〉5年可下调3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不同戒烟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再通后血清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MI患者60例,根据患者吸烟状态将患者分为不吸烟组、戒烟时间<5年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采用重组链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采集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IL-1、IL-10,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结果 3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戒烟时间<5年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较不吸烟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吸烟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患者以上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溶栓再通后12 h和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均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戒烟时间<5年组再通后24 h时TNF-α、IL-1和IL-10水平较再通后12 h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吸烟组和戒烟时间≥5年组再通后24 h和再通后12 h时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戒烟时间能影响AMI患者溶栓前、溶栓再通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戒烟时间≥5年AMI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基本等同于不吸烟者.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估锥切术在宫颈微小浸润癌IA1期的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复习文献探讨宫颈微小浸润癌IA1期的诊治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4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宫颈微小浸润癌IA1期的66例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比较锥切术与宫颈活检的病理诊断差别以及不同手术方案的优缺点。结果 166例宫颈微小浸润癌IA1期患者中,仅26例(39.4%)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不排除早期浸润癌,高达60.6%的宫颈微小浸润癌IA1期患者被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Ⅲ甚至更低级别;266例患者中有49例先行宫颈锥切术,其中有2例因切缘阳性接受了第二次手术(1例行再次锥切,另1例行宫颈根治性切除术),其余切缘阴性者中有8例年轻、随访条件好且要求保留子宫或有生育要求者选择严密随访,其余无生育要求的39例患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除5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术后复查TCT和(或)HPV分型或阴道镜均无复发证据;349例宫颈锥切术患者中有8例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回报确诊或可疑宫颈微小浸润癌IA1期的准确率为87.5%。结论宫颈微小浸润癌IA1期需通过宫颈锥切后病理确诊;年轻、随访条件好、有生育要求或强烈要求保留子宫的宫颈癌IA1期患者若锥切切缘阴性可考虑密切随访,若切缘阳性者可考虑再次锥切或行宫颈根治性切除术,年龄>45岁,已完成生育者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是合理的手术选择。另外,锥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价值仍需要大样本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miR-34c对Ⅱ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hsa-miR-34c mimics转染HEC-1-B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转染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染后miR-34c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miR-34c对细胞生长的长期抑制。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凋亡。结果:细胞转染率为81.16%。相对于对照组,转染后实验组miR-34c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凋亡增加(P<0.05)。结论:miR-34c能明显抑制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是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潜在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调查武汉某高校大学生人群对性健康的认识及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观察其接受性健康教育课程干预后对性的认识程度,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16名在校大学生的性健康及性传播疾病认知及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收取有效问卷512份,49.20%(252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58.20%(298名)自认了解性健康知识,90.20%(462名)认同婚前性行为,仅24.60%(126名)能完全正确回答安全性行为知识。学生对于性健康的了解程度较低、对婚前性行为接受程度较高、对性相关疾病认知率较低、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危险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结论 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是导致未婚先孕、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学生对学校有明确的性健康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9S管理法联合个人数字助理(PDA)在心脏手术器械规范化整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前后对照的方法,抽取该院2022年6—9月的240例手术施行9S管理法联合PDA前设为A组,抽取2023年1—3月的204例手术施行9S管理法联合PDA后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前器械台准备时间、器械台整理不规范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B组器械台整理时间短于A组,整理不规范发生率(10.3%,21/204)低于A组(33.3%,80/240),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9S管理法联合PDA能够有效缩短术前器械台准备时间,降低器械台整理不规范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7.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995—2001年间共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胆道疾病史4例,高脂血症1例,有高脂饮食史2例,血、尿淀粉酶均升高,致轻型胰腺炎5例,重症胰腺炎2例;行剖宫产术3例,经阴道分娩3例,胰腺包膜切开及腹腔引流术2例、孕妇及胎儿无一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AP极其重要。中期妊娠病人应加强对胎儿的监护,晚期妊娠病人应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栓子阻塞肺动脉造成的病理生理过程,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妊娠期PE的发病率为0.9~7/万人,国外报道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0.05%,其中PE的发生率为1‰~3%.妊娠合并PE虽不常见,但却可致母婴预后不良.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救治2例妊娠合并PE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皮肤接触治疗对早产儿疼痛刺激的耐受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早产母婴100例行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给予早期皮肤接触,以未行皮肤接触者为对照组,早产儿足跟采血,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面部表情及体温的变化。结果:从足跟采血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出现心率的增加及血氧饱和度的减低,但实验组两指标的变化程度均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且在120s处已经明显向基线水平靠拢。面部表情观察显示,实验组的整体水平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观察过程中,两组新生早产儿的体温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早期皮肤接触可多方面提高28-37周早产儿对疼痛的耐受,有助于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70.
陈慧君  赵土亮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36-2536
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现有证据表明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与肝硬化、肝癌有密切关系。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这类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32例HBeAg阴性CHB初治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