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3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必需微量元素与肝脏疾病的密切关系,受到国外医学界的重视,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紊乱。本文探讨乙肝患者微量元素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组依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为乙肝病人12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4例为本院职工、学生无肝病史,HB·Ag阴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转硫酶(GST)和吸烟因素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广州市新发肺癌病人91例及同期非肺部疾患病人91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测定GST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GST的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因素对肺癌患病结局的影响。结果对GST基因多态性单独分析时,与肺癌关系较弱。其OR值为1.38,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因素存在下,两者联合作用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险,吸烟且GST-M1缺失者发生肺癌危险性为不吸烟而GST-M1正常者的3.07倍(P<0.01)。结论GST的单一基因的多态性不能增加患肺癌的危险,而与吸烟联合作用时则可增强患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3.
Q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立克次体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厂,国内已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证实有Q热存在。为了了解广东是否有Q热的存在,我们于1986年对广东省的广州、海南、肇庆、茂名、开平、英德等地区的人、畜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4.
本调查着重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唾液对其家庭接触者的传播作用。我们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了得自64例 HBsAg携带者的64份唾液标本。结果,唾液的 HBsAg 阳性率为35.93%。研究表明,唾液 HBsAg 阳性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的 HBsAg 流行率明显高于唾液 HBsAg阴性的携带者的家庭(分别为48.31%和31.18%、P<0.025)。此外,还发现唾液中的 HBsAg 阳性率随着其血清 HBsAg 滴度相应地增高。本文还讨论了传染性唾液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传染性唾液可能系经由污染的手通过损伤的皮肤侵袭其家庭接触者。结果告诉我们,HBsAg 携带者的传染性唾液,可能是一种传播乙肝病毒的媒介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各种动物是否作为登革热宿主,1982年3~11月从各地区收集猴类、家畜和家禽血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一) 血清标本来源:猴血清采自广州各公园和中大生物系;猪血清采自佛山市、江门、肇庆、海南及广州市郊新滘;鸡血清采自广州市郊新滘宝岗、怡乐村及佛山市居民区;牛血清采自广州屠宰场;鸭和鹅血清均采自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否逆转MRP7介导的化疗药物耐药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细胞毒性测定用MTT法;细胞内药物积累实验用液闪仪检测放射性标记物;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5μmol/L的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使HEK-MRP7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分别增加9.8、10.7和1.8倍。在药物积累实验中,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能明显地增加HEK-MRP7细胞中的[3H]-紫杉醇的积累,在5μmol/L时,[3H]-紫杉醇的积累水平分别增加了3.0、3.3和1.8倍。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能逆转MRP7耐紫杉醇药物的效果明显优于他达拉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作用后对MRP7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通过抑制耐药蛋白MRP7的外排泵功能来有效增加HEK-MRP7细胞内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积累。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广州市知识分子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心血管危险度分层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市10个教育或科研单位的35岁以上的在职职工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312人,有效问卷1276份,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29.98%,女性为24.18%,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递增。危险度分层表明,低、中、高和极高危度的比例分别为3.22%、21.35%、69.88%、和5.26%。各层血压均值全落在临界高血压和高血压Ⅰ级水平。结论 中年知识分子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大多数为高危度患者。  相似文献   
38.
预防医学新特点及教学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正视预防医学的新特点,努力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如培养学生宏观视野、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营造相互协作的氛围、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9.
陈漫霞  陈思东  陈漫容  姚振江  蔡旭玲 《重庆医学》2011,40(26):2625-2626,262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与P53和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PHC患者1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的表达,分析TopoⅡα与临床特征和P53的关系。结果在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阳性率分别为48.00%(60/125)、32.80%(41/125),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P<0.05)。血清AFP升高患者TopoⅡα阳性率高于AFP正常值患者(P<0.05)。TopoⅡα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HBV感染、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因素无关(P>0.05)。P53阳性组中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组(P=0.000)。结论 TopoⅡα在PHC组织中有表达,TopoⅡα阳性率与患者血清AFP水平有关,TopoⅡα表达与P53表达有相关。  相似文献   
40.
1.学会成立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人民群众迫在眉睫的健康问题,党和政府提出了包括"预防为主"在内的四大卫生工作方针,作为预防医学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的流行病学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此背景下,1980年7月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流行病学学会成立大会在哈尔滨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流行病学界的第一次盛会,"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学会"的成立,为我国流行病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