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8 毫秒
41.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是我国重要的蚊媒病之一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有关登革病毒感染传播机制还不够清楚。本研究以Balb C小鼠为实验动物 ,探讨人工合成埃及伊蚊唾液腺激肽对登革病毒感染宿主的作用。结果表明唾液腺激肽对登革病毒感染Balb C实验小鼠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病毒血症时间延长 ,抗体滴度降低。与埃及伊蚊唾液的增强作用近似 ,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用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白纹伊蚊经口感染登革 2型病毒的分布定位进行了研究。白纹伊蚊感染登革 2型病毒 1 4天后 ,切片染色可直观地定位出病毒在蚊虫组织中的分布 ,比较不同蚊虫之间的染色可分为 3种类型 :1 白纹伊蚊的中肠 ,唾液腺 ,复眼 ,神经节等较多组织呈阳性着色 ;2 白纹伊蚊的中肠呈阳性 ,其它组织无阳性着色 ;3 白纹伊蚊的中肠及其它组织均无阳性着色。以不同病毒滴度经口接种白纹伊蚊时 ,白纹伊蚊中肠 ,唾液腺的感染率和感染病毒滴度呈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白纹伊蚊部分个体对登革 2型病毒的感染存在中肠感染和中肠释放屏障 ,并且和感染病毒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3.
应用PCR技术从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基因组中扩增出defensin成熟肽基因并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 ,发现埃及伊蚊 (BoraBora株、海口株 )、白纹伊蚊 (成都株、宜兴株、广州株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埃及伊蚊defensinA相同 ;通过Chou Fasman预测法对defensinA成熟肽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 ,可以看出在defensin成熟肽氨基酸序列的 15~ 2 3位有一个α 螺旋 ,35~ 39位有一个 β 折叠 ,32~ 34位有一个转角 ;通过同源性比较推测蚊虫defnsinA的三级结构  相似文献   
44.
我国伊蚊族(双翅目:蚊科)的新分类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伊蚊族的分类系统有了较大变更 ,主要是把过去原属伊蚊属 (GenusAedes)的艾蚊亚属 (Sub genusAyruakitia)、骚扰蚊亚属 (SubgenusOchlerotatus)和奇阳蚊亚属 (SubgenusVerrallina)恢复到了属的阶元。原先的伊蚊属所属的亚属也因上述 3属的建立而裂分。伊蚊属中也恢复或记述 2个新亚属。本文根据这些变更 ,提出了我国伊蚊族新的分类系统 ,即从过去的 3个属增加到了 6个属 ,包括伊蚊属 (GenusAedes)、艾蚊属 (GenusAyruakitia)、领蚊属 (GenusHeizmannia)、骚扰蚊属 (GenusOchlerotatus)尤蚊属(GenusUdaya)和奇阳蚊属 (GenusVerrallina)。这使我国已知蚊属从 1 8增加到了 2 1个本文并提出了对新建立的属和亚属我国种类的区分特征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告了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尖音库蚊、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体内脂肪酸组分和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三者主要脂肪酸组分均为棕榈油酸(C16:1)、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油酸(C18:1)、硬脂酸(C18:0)、肉豆蔻酸(C14:0)和两种未知酸(保留时间分别为21.09和21.34)。而各组分含量在上述蚊虫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6.
微小按蚊 (AnophelesminimusTheobald 1 90 1 )是我国北纬 2 5°以南山区和丘陵地区以及东南亚重要的传疟媒介之一。它归属于按蚊属 (GenusAnopheles)塞蚊亚属 (SubgenusCel lia)迈蚊系 (Myzomyiaseries)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登革病毒4个血清型在C6/36细胞上的受体差异。方法 用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VOPBA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C6/36细胞的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受体分子质量相同,约为35 ku。结论 C6/36细胞上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受体相同。  相似文献   
48.
1982年和1983年的4月底至5月初,在珍宝岛地区冻土层尚未完全解冻的草甸、林缘还积有余雪残冰之时,我们从五类生境中取土样108份,共孵出幼虫641条.其中刺扰伊蚊(Aedes vexans)占69.9%,刺痛伊蚊(Ae excrucians)占22.5%,而丛林伊蚊(Ae cataphylla)和普通伊蚊(Ae communis)只占很少比例.刺扰伊蚊卵分布于该区各类生境,但以林缘坑为最多,孵出幼虫数为孵出刺扰伊蚊幼虫总数的86.6%.上述几种伊蚊卵在表层土壤越冬,至初春雪融时开始孵化.1983年在蚊虫孳生地调查中,采获蚊幼虫17种,其中刺扰伊蚊、东方库蚊(Culex orientalis)和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数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而刺扰伊蚊孳生数量占三种蚊幼虫和蛹总数的84.9%.刺扰伊蚊在各类生境中均有孳生,但以林缘坑为最多,占各类生境采获幼虫和蛹总数的88.7%.东方库蚊和中华按蚊除岛上外其它生境均有采获.东方库蚊在林缘坑中孳生较多,占其采获幼虫总数的70%以上.中华按蚊幼虫在营区周围水坑中孳生较多,占其采获幼虫总数的53.7%.  相似文献   
49.
我国蚊媒研究最近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知蚊媒病有疟疾、淋巴丝虫病、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它们的媒介研究已有综述介绍〔17〕。本文着重补充近 10年这方面研究的进展。1 疟疾媒介研究我国疟疾的重要媒介是嗜人按蚊 (AnophelesanthropophagusXuetFeng ,1975)、中华按蚊 (An .sinensisWiedemann ,182 8)、大劣按蚊 (An .dirusPeytonetHarrison ,1979)和微小按蚊 (An .minimusTheobald ,190 1) 〔14〕。此外 ,昆明按蚊(An .kunmingensisDong…  相似文献   
50.
C6/36细胞感染登革Ⅱ型病毒后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C6/36细胞感染登革Ⅱ型病毒24h后,用DDRT-PCR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2条表达有变化的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1条为感染后表达量增加的基因片段,1条为感染后表达量减少的基因片段,通过GenBank查询尚未发现同源序列.这一发现对于阐明登革病毒和其宿主细胞之间的关系,探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机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