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4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333篇
医药卫生   1469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八华穴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1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1998年间,笔者用羊肠线八华穴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人12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21例中,男49例,女72例;年龄最大者36岁,最小者9岁;其中9~15岁67例,16~30岁33例,31~36岁21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87例,合并支气管炎38例。2 治疗方法21 八华穴 八华穴是经外奇穴,位于大椎穴下脊柱两侧,左右各4个,简称八华穴。22 取穴方法 用细铁丝量取两侧乳头间距离或者两侧锁骨中点间距离,分成四等份,取三等份作成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放在大椎穴上,下边两个角的顶点(距脊柱两侧相等)即为穴位,再以这两穴连线中点为顶点,下面…  相似文献   
993.
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显著相关, 但发生机制复杂。非编码RNA通常指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 主要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及环状RNA等。而少部分非编码RNA可编码功能性多肽。研究发现, 非编码RNA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及编码功能性多肽的非编码RNA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94.
我院2000年4月-2005年7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GCS分级均≤8分。结果治愈好转66例(87%),死亡10例(13%)。现将其呼吸道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α1-抗胰蛋白酶、铜蓝蛋白、前清蛋白在甲亢患者中的临床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甲亢患者α1-AT,C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T3与α1-AT,T4与CP含量变化密切相关。随T3、T4含量升高,α1-AT,CP相对应地增高。PAB在T4中度升高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面T4重度升高时含量显著下降。因此血清α1-AT,CP,PAB测定对观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为指导临床医生使用新发明的可乐必妥。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413株病原菌并采用度试管肉汤稀释法进行可乐必妥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检测。结果;检测证明,可乐必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的MIC50为0.125,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变形杆菌MIC50为0.25,对肺炎克雷伯菌MIC50为0.06;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β-淀粉样蛋白(β-AP)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孕18 dSD大鼠,体外分离皮层神经元,5×104个/孔,每孔200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上,培养7 d.实验一:取15孔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n=3):对照组;损伤组;异丙酚预防给药Ⅰ组加入β-AP 25μmol/L前24 h加入异丙酚50μmol/L,再孵育24h;异丙酚预防给药Ⅱ组同时加入异丙酚50 μmol/L和β-AP 25μmol/L,孵育24 h;异丙酚治疗给药组加入β-AP 25μmol/L后6 h,加入异丙酚50μmol/L,再孵育18 h.实验二:取18孔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n=3):对照组;损伤组;脂肪乳剂组加入β-AP 25μmol/L后6 h,加入等容量10%脂肪乳剂,再孵育18 h;不同浓度异丙酚组加入β-AP 25μmol/L后6 h,分别加入异丙酚1、10、50 βmol/L,再孵育18 h.测定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和神经元活力.采用TUNEL法、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一:与损伤组比较,异丙酚预防给药组LDH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治疗给药组神经元LDH释放量减少(P<0.05).实验二:与损伤组比较,异丙酚50μmol/L组神经元LDH释放量减少,神经元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50 μmol/L治疗性给药可减轻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预防性给药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75%[1]。我院自1981年5月~1997年10月共收治19例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现将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29岁。主诉“发现无痛性咽部肿物4d”,于2007—06—03入院。查体: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未见异常,用力咳嗽后见一蚕豆大小肿物自左侧扁桃体下极至口咽舌表面,肿物表面光滑、质中、有蒂。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内窥镜检查示:肿物源于左侧扁桃体下极,有长蒂,可在喉咽壁会厌平面随呼吸上下漂动。于06—04在局麻下行左侧扁桃体及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祖国医学中“肾主骨”的理论符合现代医学骨代谢调节机制,依此理论研制的补肾复方中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其归经作用途径需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深入探讨。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归经与实验性骨质疏松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1/2007-12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3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未曾交配)70只,体质量(300±20)g,喂食低钙饲料,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补肾方药由地黄、淫羊藿、山药、丹参、骨碎补、独活等药物组成。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非经非穴位外贴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造模,补肾方药口服组造模大鼠按8 g/kg补肾方药灌胃给药;依普拉封口服组造模大鼠按10 mg/kg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膀胱经外贴组造模大鼠取肾俞、飞扬穴,肾经外贴组选太溪、大钟穴,非经非穴位外贴组选非经非穴位,于脱毛区贴上相应的膏剂,左右交替进行,1次/d。 主要观察指标:检测连续给药16周后,造模各组和不造模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促甲状腺素、孕酮水平,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 结果:7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给药1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促甲状腺素、孕酮、骨密度明显增加(P均< 0.01),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均< 0.01)。 结论:①补肾方药通过口服和外贴穴位两种不同途径给药均有效改善骨密度,发挥“归经”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靶器官骨组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