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9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医药卫生   852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102例CHD患者和27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浆HCY和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脂蛋白(a)[LP(a)]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CHD组血浆HCY以及CRP、TG、TC、L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HD组血浆HCY水平与CRP、TG、TC、LP(a)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浆HCY、CRP、TG、TC、LP(a)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血浆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HD的预防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肾癌(RCC)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对RCC的杀伤活性。 方法: 将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经RCC(786-0细胞株)抗原致敏后与同源CIK细胞共培养,实验分3组: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A组),未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B组),单纯CIK组(C组)。流式细胞仪检测DC及CIK免疫表型。MTT法检测3组效应细胞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 结果: 效靶比 20∶1 时,A、B、C组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70.64±8.26)%、(53.40±7.33)%、(46.64±6.01)%,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前列腺癌PC3细胞作靶细胞对照,A组对786-0及PC3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RCC的杀伤特异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83.
施建辉  邱大学 《解剖学杂志》2006,29(2):M0004-M0004,187
临床进行肺段切除、支气管镜检、支气管造影、肺部定位诊断等操作,以及解剖学关于支气管树、肺段概念的教学中,如能有立体空间的支气管树铸型标本配合,对医疗、教学和科研均有重要意义。过去制作此类标本,多采用新鲜材料,因其形态易变,难于精确成形,而新鲜材料来源又十分困难。本文对利用已防腐固定的肺制作支气管铸型标本进行了探索。1填充剂配制将过氯乙烯35~40 g放入玻璃瓶中,然后倒入乙酸乙酯100 ml、锌太白(油画颜料)适量搅拌均匀待用。2操作步骤2·1材料选择与处理取整尸固定后的肺标本,以两侧相连(气管、支气管完整)的肺为好。为了保…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凋亡(EOS)与IL-5和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者(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30例,20名健康人(正常组)作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痰液EOS凋亡。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痰液中IL-5和sIL-2R明显升高,EOS凋亡率增高,而正常组未发现EOS凋亡。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EOS凋亡率与IL-5呈明显的负相关,r为~0.78。结论:哮喘患者气道局部有EOS凋亡现象,并受到IL-5相互作用的调节。sIL-2R与EOS凋亡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关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细胞抑制功能研究结果的报导相互矛盾。近来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Thielemans等报导,桥本氏病和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不论是活动期还是甲功正常,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OKT8)百分率都减少。最近Sridama报导,活动性突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中国HIV-1高暴露持续血清阴性(highly exposed persistently seronegative,HEPS)者的Nef、G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应答特点,探讨HIV-1特异性CTL应答在这类特殊人群中抵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例HIV-1高暴露持续血清阴性者,11例经性接触感染且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及4例未经暴露的健康志愿者.以覆盖HIV-1 gag全长和部分nef的14个肽段库为刺激原,应用IFN-γ ELISPOT法测定3组人群的特异性CTL应答,并对3组的应答强度、宽度以及对肽段库识别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50%(5/10)的HEPS,100%(11/11)的HIV/AIDS患者均存在Nef及Gag特异性CTL应答,而4例健康对照均为阴性.存在应答的HEPS者对14个肽段库的平均应答强度和宽度分别是HIV/AIDS患者的4.3%和37.7%.在HEPS者中主要识别的肽段库均为HIV/AIDS患者中识别比例相对较低的肽段库.结论 与HIV/AIDS患者相比,HEPS者中的HIV-1特异性CTL应答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可能在保护机体免于HIV-1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昏迷患者采用多次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平坦波型昏迷死亡率较高(94.7%),慢波型昏迷死亡率较低(30.3%),且预后较好。结论:对昏迷病人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可提高对预后评估及脑死亡的正确判断率。  相似文献   
88.
妊娠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421例孕妇和128例正常对照妇女血清铜(Cu)、锌(Zn)、铁(Fe)等微量元素浓度和血清镁(Mg)、钙(Ca)浓度。结果血清铜(Cu)在整个孕期内无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锌(Zn)、铁(Fe)、镁(Mg)、钙(Ca)随孕期的增加而降低,P均<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期内应根据不同孕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估台州市2018/2019年度社区老年人接种三价灭活流感疫苗(TIV)的保护效果(VE)。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招募接种和未接种TIV的≥60岁社区老年人随访6个月,观察流感样疾病(ILI)、因ILI就诊、因ILI或肺炎住院、因呼吸或循环系统疾病住院4种临床结局,计算TIV的VE。结果 TIV接种组、未接种组分别纳入研究对象1 048名、1 025名。接种TIV后1-3月预防4种临床结局的VE(95%CI)分别为-25.1(-80.4-13.2)%、-33.1(-99.2-11.1)%、35.8(-124.9-81.7)%和-12.6(-229.2-61.5)%;接种TIV后4-6月分别为25.5(-7.5-48.4)%、35.1(3.0-56.5)%、1.4(-249.1-72.1)%和-11.5(-240.9-63.5)%;接种TIV后1-6月分别为5.9(-24.2-28.7)%、11.6(-18.9-34.3)%、21.7(-99.2-69.2)%和-13.9(-155.5-49.2)%。结论台州市2018/2019年度社区老年人接种TIV对预防ILI病例发病、就诊和相关住院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0.
马文敏  李永忠  邱逦  林玲  彭俊茹 《四川医学》2001,22(12):1118-1118
目的 探讨肝脓肿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肝脓肿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肝脓肿在不同的病理时期有其不同的声像表现特点。结论 B超可动态观察肝脓肿的病理演变,并能作出准确的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