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邬强  钱士匀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01-203,207
目的:探讨我国海南地区汉族人群对氧磷酶2(paraoxonase 2,PON2)基因多态性(148 Ala/Gly;311 Cys/Ser)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PON2关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207名我国海南地区汉族正常人进行对氧磷酶2(148 Ala/Gly及311 Cys/Ser)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我国海南地区汉族正常人群对氧磷酶2基因148、311位点存在多态性,其基因频率分别为GG0.116、GA0.237、AA0.647、CC0.111、CS0.411、SS0.478;与国外其他种族人群比较,海南汉族正常人基因型频率与台湾人、苏格兰人、英格兰人、俄罗斯人、加拿大人、非裔美国人、白种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在不同位点上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我国海南地区汉族正常人群对氧磷酶2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于国外其他种族,呈现明显种族、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32.
病例】 女, 26 岁,农民。1995 年 1 月因车祸致左膝伤,当时即感剧痛,活动困难,局部红肿、发热,伴全身高热,自行服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以后左膝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病情反复发作,时好时坏。2 个月前病人再次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腿部症状复发、逐渐加重到广州某医院就诊。摄 X 线片示:左股骨下段骨髓炎,于 1998 年 4 月 9 日入我院。查体:左大腿下段微肿, 皮肤潮红,皮温略高,有压痛,皮下组织坚硬,左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体温、血常规正常。摄左大腿正侧位 X 线片示:左股骨下段前内侧有一不规则骨化影,与骨皮质相连接,密度不均匀,骨髓腔正常,考虑为左大腿下段骨化性肌炎。相继用活血化淤、利水消肿的中药薰洗左膝,在无痛情况下主动锻炼及按摩,20 天后病人带药出院。3 月后复查,病人左膝肿痛消失,左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多有外伤史,好发于青年男性, 以肘关节最多见,与骨髓炎不难鉴别。该病人为女性, 膝关节受伤后局部未制动,又有高热病史, X 线片似有骨膜反应,故被误诊为股骨髁部骨髓炎。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后期可致关节僵硬,丧失活动功能。因此, 凡关节损伤后因活动而出现肿胀持续不消,皮色潮红  相似文献   
33.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繁多[1] ,为了加强对本病的仔细研究 ,提高治疗效率 ,现将收集到的国内有关资料作一综述。1 非手术治疗1 1 产伤骨折 孟南方[2 ] 采用手法复位加体位固定治疗 15例新生儿产伤股骨干骨折 ,全部治愈。闭合复位石膏裤固定在国外为常用而首选的治疗方法 ,而国内有人认为[3] ,对于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复位后用双髋人字石膏固定。1 2 牵引疗法1 2 1 悬吊牵引 适用于 2岁以下或体重不超过 7kg的婴幼儿 ,用粘膏条两根贴于患儿双下肢内外侧 ,长度达于大腿根部 ,或牵引自骨折水平面或以上 1cm处开始[4 ] ,双下肢同…  相似文献   
34.
我院自1988年5月~1995年2月,运用拉旋挤靠瞬间复位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52例中男80例,女72例;年龄22~92岁;左侧87例,右侧6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半小时至6天。跌伤106例,交通事故31例,高处坠下9例,其它损伤6例。骨折类型:按天津医院骨科分类法Ⅰ型(顺粗隆间型)42例,Ⅱ型(顺粗隆间粉碎型)89例,Ⅲ型(反粗隆间型)8例,Ⅳ型(粗隆下型)13例。2 治疗方法21 整复方法(以左侧为例) 患者仰卧,近端助手双手按住患者骨盆两侧髂嵴固定,远端助手的右手扶住患者左侧窝及膝外侧,左手握住左内踝及后踝。…  相似文献   
35.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培养特色,笔者对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专业认知度、个人发展规划、对分流培养的选择意向和社团参与情况。旨在为开展本科生分流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培养技能全面、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级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rmlA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特征,获得其生物学信息。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rmlA基因的核酸序列,应用DNAMAN、Geneious Pro等软件及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工具,预测rmlA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基本理化特征、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抗原表位等;建立蛋白质三级空间结构模型;进行多序列同源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rmlA基因编码α-D-葡萄糖-1-磷酸胸苷转移酶。其具有288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31 492.0Da。该蛋白无信号肽,位于细胞质,无明显跨膜结构,存在14个潜在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蛋白序列、结构保守,为分枝杆菌所特有。结论:rmlA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作为研发新型免疫诊断方法、结核疫苗、新药的理想侯选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夏侧金盏花中虾青素合成相关基因Adketo和Adkc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从而从基因表达角度探讨这两个基因与虾青素合成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上的Adketo和Adkc基因以及内参Adactin基因的序列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通过Real-time PCR分析Adketo和Adkc基因的组织部位表达情况。结果:Adketo和Adkc基因均只在花中大量表达(3%),其余组织内只能检测到少量或微量表达(10-5~10-3)。结论:虾青素主要在夏侧金盏花的花中合成具有正相关关系,为证明Adketo和Adkc是虾青素合成相关基因添加了又一证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预测欧猥迭宫绦虫成虫谷胱甘肽转移酶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1,GST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从欧猥迭宫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所获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同时构建其编码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并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及定位;建立其编码蛋白的三级空间结构模型。结果:GST1基因编码22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767.39Da,理论等电点为5.98,理论分子式为C1188H1786N304O330S5,具有2个完整的保守功能域;在细胞内可能发挥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转导功能,与猪带绦虫的同源一致性达53%。在进化的过程中与绦虫类亲缘较近,而与脊椎类亲缘较远。预测最有可能的3个潜在抗原表位分别位于35-46aa、87-94aa、215-221aa之间。结论:GST1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胞质型蛋白,可能是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及新型免疫诊断的分子靶标,为对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又称De Quervain病,是指长期劳损或外力损伤导致桡骨茎突部慢性无菌性炎症,以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易发于从事频繁的腕和掌指活动者。该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