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9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医药卫生   285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白芍总甙对豚鼠结肠平滑肌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白芍总甙 (TGP)对离体豚鼠结肠平滑肌的作用方式及对结肠平滑肌中 P物质 (S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释放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 TGP及工具药对离体结肠肌收缩活性的效应及利用 SABC法检测结肠平滑肌中 SP和血管 VIP的变化。结果 :TGP使豚鼠结肠离体平滑肌收缩积分和时间显著性增加 ,且收缩效应的改变具有剂量依赖性。平滑肌中 SP的反应显著性增强。结论 :TGP可通过延长结肠收缩时间 ,增强结肠收缩幅度而调节结肠运动 ,SP是 TGP作用的递质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0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S100A4和MM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2.00%和67.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26.00%和3 1.00%(P<0.01).二者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S100A4可能通过对MMP-2蛋白的调控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食管鳞癌的早期侵袭转移中起关键作用,有望成为评估食管癌预后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径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8年1月三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采用内镜辅助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各种上颌窦病变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上颌窦内下壁囊肿20例,上颌窦内下壁息肉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真菌球性鼻-鼻窦炎23例,变态反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例。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 结论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腔,彻底切除上颌窦内的病变,手术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治疗上颌窦各种良性病变,如有明显的泪前隐窝及齿槽隐窝存在,可作为上颌窦前内下壁病变的首选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振荡型密度计法在药物相对密度测量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比重瓶法及振荡型密度计法分别测定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准确度、精密度等参数分析比较,验证振荡型密度计法的优点。结果:与传统比重瓶相比,振荡型密度计法测试液体药瓶密度的精密度更好,准确度更好。结论:振荡型密度计法可以用于药品相对密度的测定,比传统比重瓶法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伴踝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0例足跟部开放性损伤伴踝关节脱位患儿急诊清创,踝关节复位后克氏针固定,行负压封闭引流(VSD)覆盖创面;2周后手术重建跟腱、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覆盖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10例患者皮瓣愈合良好,按期拆线。皮瓣修复术后6周拔除固定踝关节的克氏针开始功能锻炼。所有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16个月。踝关节功能按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7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0.0%。所有皮瓣血运良好,色泽接近正常。结论足跟部开放性损伤伴踝关节脱位患儿急诊清创关节复位,2周后手术重建跟腱及皮瓣转移修复缺损的软组织,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体格检查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工作中作为诊断依据的可靠性.方法 2 118例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DDH筛查门诊的患儿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经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后做出确定诊断,分析体格检查、病史与DDH的关联,评估体格检查结果作为初筛转诊的依据是否可靠.结果 2 118例患儿中,年龄<6个月组DDH患儿126例,6个月~1岁组DDH患儿50例;>1岁组DDH患儿10例.体格检查最常见的为双下肢皮纹不对称,其次主要有双髋外展不对称、双髋外展受限、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外展弹响.3个年龄组中,体格检查阳性与最终确诊DDH存在一致性(P< 0.05).结论 体格检查结果作为DDH筛查工作的诊断依据是可靠的,但最终诊断需要根据患儿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 探索女性泌尿系统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科就诊患者的MRI及CT影像数据,选取采用妇科常用扫描序列进行扫描的MRI及CT数据集各10套,利用Mimics19.0软件对不同数据集的女性泌尿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并联合工程学软件,探索对膀胱尿道可进行测量的指标。结果 10套MRI数据集均成功构建膀胱及尿道,而10套CT数据集成功构建双肾、输尿管及膀胱。联合工程学软件,诸多膀胱尿道相关的几何参数可被测量,本研究中膀胱尿道后角:151.1±17.9°、β角:137.3±14.0°、尿道耻骨角:47.8±12.1°、尿道倾斜角:21.5±7.3°、α角:83.8±13.8°、耻骨后间隙:15.3±3.0 mm、尿道横纹肌厚度:2.6±0.6 mm。结论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再现人体泌尿系统三维解剖形态,提供女性泌尿系统精细解剖的三维研究的平台,通过多项径线和角度的测量,可为将来研究不同人群泌尿系统精细解剖及功能的差异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