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H_2受体拮抗剂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甲氰咪胍(以下简称甲咪)。其本身毒性虽不大,但对肝微粒体酶有抑制作用;对肝脏  相似文献   
32.
高等院校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的角度阐述在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条件下各高等院校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制定评价标准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和辅助性的5条原则;列举对课件制作质量进行控制的几种手段,对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33.
穗花杉双黄酮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穗花杉双黄酮(ATF)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穗花杉双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1),连续给药7d,末次灌胃给药1 h后,腹腔注射CCl4原液建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和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抑制蛋白(nuclear factor kappa B inhibitor protein,IκB-α)的水平,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大鼠血浆内毒素(LPS)水平,Real 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TGF-β1,IL-1β,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提高(P<0.01),肝组织NF-kB和磷酸化IκB-α的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NF-α和iNOS基因的表达也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ATF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TGF-β1,IL-1β,IL-6的含量(P<0.05或P<0.01),降低肝组织NF-κB和磷酸化IκB-α的水平,且能显著降低LPS水平,下调肝组织TNF-α和iNOS基因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毒素引起的Kupffer细胞激活,进而抑制下游核因子NF-κB的激活,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铁死亡和上皮间质转换(EMT)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体外正常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白组给予DMEM完全培养液正常培养;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含12.5、25.0、50.0 mg·L-1莪术醇的DMEM完全培养液干预48 h。用CCK-8法观察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8.97±5.61)%、(61.91±4.40)%和(118.07±10.01)%,GPX4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04、0.28±0.03和0.58±0.05,SLC7A1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04、0.28±0.03和0.60±0.05,E-cadherin分别为6.76±1.09、9.57±1.73和2.05±0.72,N-c...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注射途径的安全性,为临床上该药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6年7月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相关研究,对纳入文献质量应用Jadad评分量表进行评分,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22个,均为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注射的临床试验,共233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264例,对照组10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比值比OR值为0.44,95%CI[0.30,0.64],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001),治疗组(2.8%)对照组(7.4%)。亚组分析:呼吸道感染疾病亚组(1.5%6.7%)、2000—2005年亚组(2.0%6.6%)和≥7岁亚组(3.3%8.6%)、0~6岁亚组(2.0%6.5%)、疗程7 d亚组(2.0%6.0%)、疗程≥7 d亚组(3.5%9.6%)、抗病毒药对照用药亚组(3.8%10.6%)、抗病毒药+抗生素对照用药亚组(1.7%5.9%)和无合并用药亚组(1.5%11.5%)莪术油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传染性疾病亚组、2006—2011年亚组、合并用药亚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所有合并用药中,与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0%),其次是西瓜霜喷剂(10%)。结论:莪术油注射液或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低于利巴韦林、青霉素、头孢类等抗病毒和抗生素类药,单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联合用药。莪术油注射液与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合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所有联合用药中最高,其次是西瓜霜喷剂。而更为准确与综合性的结论还需更大样本、设计严谨的研究来实现。  相似文献   
36.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评价与考核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设计性实验的评价应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重视评价实验的动态变化 ,注重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评价的原则应包含多元化、开放性、实践性、鼓励性、双向性、个性化等方面。采取经常性考核和设计性实验考核结合的方式 ,考评内容有设计质量、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和评价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是促进学生科研活动开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7.
目的:系统分析竹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作用,以期丰富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搜索自建库至2018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GFANG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竹沥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完成文献纳入,采用Cochrane评估手册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数据的分析使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结果:纳入7篇文献,包括825例受试对象。竹沥治疗COPD的显效率指标OR=2.054,95%CI(1.079,3.909),Z=2.19,P=0.028;动脉血酸碱度(pH)指标SMD=0.834,95%CI(-0.001,1.669),Z=1.96,P=0.05;氧分压(PaO2)指标SMD=2.303,95%CI(0.789,3.817),Z=2.98,P=0.003;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SMD=-2.432,95%CI(-4.369,-0.494),Z=2.46,P=0.014;用力呼气量(FEV1)指标SMD=0.68,95%CI(-0.001,1.36),Z=1.96,P=0.05;用力肺活量(FVC)指标SMD=0.295,95%CI(-0.236,0.826),Z=1.09,P=0.276;(FEV1/FVC)%指标SMD=0.867,95%CI(0.361,1.372),Z=3.36,P=0.001,与对照组相比在有效率以及显效率和症状改善方面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结论:竹沥可以提高常规治疗对COPD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莪术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搜索莪术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治疗疾病。从而建立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靶点-疾病网络、基因-通路网络、基因本体(GO)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研究莪术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得到6个化合物,36个靶点(其中两个化合物没有相应的靶点)相对应疾病102种。PPI网络中有32个靶点,关键靶点有ESR1、AR、NR3C1等。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共涉及13个条目,其中细胞组成5个,分子功能6个,生物过程2个。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三条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通路、烟瘾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莪术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与肝纤维化联系密切,有研究显示,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大肠杆菌、乳酸菌等的丰度发生明显改变,普氏粪杆菌的抗炎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作用及乳酸杆菌抑制有害细菌生成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作用对肝纤维化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雷氏普鲁威登斯菌和大肠杆菌分别通过产生三甲胺和酒精等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另外,根据脂多糖与Toll样受体4(TLR4)结合引发炎症反应,促进肝纤维化发展,以及细菌DNA与TLR9结合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加快肝纤维化进程的机制。本文从丰度和多样性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阐述了肠道菌群促进或延缓肝纤维化的作用。同时,基于以上机制,提出了肠道菌群作为肝纤维化潜在标志物的作用及使用抗生素、益生菌等影响肠道菌群丰度变化而治疗肝纤维化的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0.
白花丹水煎液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本实验观察白花丹水煎液对小鼠急慢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方法 ]应用四氯化碳建立化学性肝损害动物模型 ,以测定血清谷丙氨酸转换酶 (ALT)、谷草氨基酸转换酶 (AST)活性和肝指数 (HI)为指标观察不同剂量白花丹水煎液对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结果 ]检测表明 ,不同剂量白花丹水煎液 0 2 5 g·kg-1,0 5 g·kg-1和 1 0 g·kg-1均显著降低化学性肝损害小鼠血中ALT、AST的活性和小鼠肝指数 ,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1)。与治疗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结论 ]不同剂量的白花丹水煎液对CCl4导致的小鼠急、慢性化学性肝损害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