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其中,A组给予标准剂量替罗非班治疗,B组给予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TIMI...  相似文献   
22.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经验.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5 min,肿瘤全部切除30例,次全部切除9例.术后全部恢复良好,视力明显改显,2例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定向置管锁孔脑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140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无论是在近期效果还是在远期效果上,优良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重残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死亡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针对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与传统内科治疗方法相比,采用定向置管锁孔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控辅助呼吸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的麻醉特点。方法随机选择32例ASA(Ⅱ-Ⅳ)级患者,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和不行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的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及偶有躁动的情况。结果与不行气管插管组比较,气管插管组术程术中低氧血症发生较少且程度轻,并且几乎没有躁动,手术过程较为顺利。结论行DSA治疗的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对人眼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纳入接受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患者29例(35眼),治疗前后予以常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检测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3、6mm瞳孔下全眼、角膜像差。并对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像差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3、6mm瞳孔直径下的角膜像差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mm瞳孔直径下全眼的Z4(离焦)、Z12(球差)术后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眼的Z5(散光)术后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m瞳孔直径下全眼的Z5(散光)、Z13(二级散光)术后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视力显著提高;6mm瞳孔直径下全眼球差的像差减少,6mm瞳孔直径下全眼散光以及3mm瞳孔直径下的散光、二级散光像差增大。  相似文献   
26.
目的:介绍大气泡技术联合湿剥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方法:选择2016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拟行大气泡技术联合湿剥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59例(59眼)。术中行大气泡技术联合深板层角膜移植时,如遇2型大气泡或小气泡,改湿剥法完成手术。结果:59 眼均成功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无一例出现术中微穿孔,术中2 型大气泡占71%。结论:HSK患者术中可出现高比例2 型大气泡,出现2 型大气泡或小气泡改湿剥法钝性 分离,保留后弹力层前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多发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03—2016-01行介入治疗的4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患者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加重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糖升高、高血压、术中使用支架、术中动脉瘤破裂、手术操作时间、术前Hunt-Hess分级、血脂升高、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脑血管痉挛加重的影响结果,其P值及Exp(B)如下:(0.033,30.619)、(0.135,15.698)、(0.132,17.572)、(0.999,4.476)、(0.151,1.762)、(0.494,2.049)、(0.914、1.669)、(0.210,1.103)、(0.056,0.050)。结论血糖升高是术后脑血管痉挛加重的独立因素;高血压、术中使用支架、术中动脉瘤破裂是影响术后血管痉挛加重的重要原因;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unt-Hess分级、血脂升高是术后血管痉挛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脑膜瘤病人临床资料,比较和总结不同类型肿瘤的手术治疗特点。结果全切除60例(SimpsonⅠ、Ⅱ级),次全切除6例(SimpsonⅢ、Ⅳ级)。术后偏瘫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余均康复正常生活。结论根据不同部位脑膜瘤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多数病人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通过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鞍区脑膜瘤病例,其中鞍结节脑膜瘤3例,前床突脑膜瘤2例,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病变均通过眶上锁孔显微手术全切除(Simpson Ⅰ级),术后出现尿崩2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例,均通过治疗约1~2周好转,所有病例视力及视野缺损术后改善.结论 锁孔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鞍区肿瘤的较好方法.能更微创地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52岁,剑突下略偏右间歇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带有粘液物,黄疸2个月余来诊。胃镜:十二指肠球后壁见有大拇指大小的圆形结节,表面充血糜烂,并覆有粘稠分泌物,球腔变窄;X线胃、肠双重造影见十二指肠降部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