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的防治策略目前已达成共识,其核心内容是针对肝星状细胞活化,主要包括:(1)去除病因;(2)保护肝细胞;(3)减轻肝脏炎症;(4)拮抗肝星状细胞活化;(5)促进胶原降解;(6)促进活化的HSC凋亡。目前的干预措施主要是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其中许多措施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并分析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肝功能指标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IgM水平在不同肝组织学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干扰素(IFN)γ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无明显相关(P>0.05),S0期显著低于其他各期(P<0.05),但S1-S4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NK细胞活性随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P<0.05),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IgA水平随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在肝纤维化程度各分期间尽管有差异,但无显著性(P>0.05)。IgG水平随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分别在G4(P<0.01)和S4(P<0.05)。期最高。相关分析表明NK细胞、IgA和IgG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纤维化指标有有一定相关性(P<0.05)。其他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和血清化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NK细胞活性、IgA和IgG水平对辅助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活化及其介导凋亡信号通路在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即刻(0)、0.5、1、4、6、12 h]组,夹闭肠系膜前动脉40 min后再灌注造成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夹闭动脉。假手术后及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取小肠标本,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肠JNK、磷酸化JNK、Cleaved-caspase-3、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肠缺血再灌注早期肠组织病理损伤最重,至12 h肠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肠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小肠组织JNK持续活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0.5、1 h小肠组织Cleaved-caspase-3明显增加(P<0.01),同时抗凋亡Bcl-2蛋白明显下调(P<0.01),各组间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早期小肠组织JNK活化、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和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活化的情况,并探讨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tempol后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n=45)和tempol预处理组(n=10).IRI组采用右侧肾摘除左肾蒂夹闭50 min后松开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干再灌注0、5、10、15、30、45 min及1、2 h处死动物取肾组织,Western印迹法观察p38活化情况.Tempol处理组动物同样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前1 h尾静脉注射tempol(100 mg/kg),再灌注45 min取肾组织;假手术组行右侧肾摘除但不夹闭左肾蒂,术后45 rain取肾组织.Western印迹法观察3组p38活化情况,分析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ELlSA法检测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p(IL-1β)的含量.结果: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38含量在再灌注早期(5 min)开始升高,45 min达到高峰,再灌注2 h仍较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RI和tempol预处理组磷酸化p38含量明显升高(0.103±0.008 vs 2.025±0.136 vs 0.833±0.191,P<0.05),且tempol预处理组低于IRI组(P<0.05).3组间肾组织MDA、TNF-α、IL-1β的含量检测结果与磷酸化p38结果类似(P0.05).结论:氧自由基介导的p38磷酸化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肾脏炎症性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tempol可以抑制p38磷酸化,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5.
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EC)是数量最多的肝脏非实质细胞,占非实质细胞总数的44%~60%,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具有异质性。SEC与肝微循环、血脂代谢、内分泌代谢、内环境稳定、肝再生、肝细胞移植和肝癌发生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人、鼠胰星状细胞3种细胞标志物desmin、GFAP、α-SM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和大鼠胰星状细胞(PSCs)在培养过程中细胞标志物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人和大鼠胰腺组织经胶原酶、链霉蛋白酶E和DNase Ⅰ联合消化后,采用Nycodenz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PSCs,获得的细胞采用离心淘洗技术进行纯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新鲜分离细胞的维生素A(VitA)自发荧光现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标志物——结蛋白(desmin)、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细胞接种培养后,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采用Western和Northem分析分别检测细胞标志物和Ⅰ型前胶原α1链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采用离心淘洗技术获得的人和大鼠PSCs纯度分别可达85%以上和95%以上。新分离的人和大鼠PSCs胞浆内有VitA自发性蓝绿色荧光。新分离大鼠PSCs表达desmin和GFAP,不表达α-SMA,而人PSCs均不表达desmin、GFAP或α-SMA。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大鼠PSCs表达desmin和GFAP逐渐减弱,但人和大鼠PSCs均开始大量表达α-SMA蛋白和Ⅰ型前胶原基因。结论 利用离心淘洗技术可获得高纯度的人和大鼠PSCs。人和大鼠PSCs细胞标志物表达存在种属差异,但它们活化后均高表达α-SMA蛋白和Ⅰ型前胶原基因。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对大鼠胰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 PS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SC,取传第3~5代细胞,分别用正常葡萄糖(5.6 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高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和甘露醇(5.6 mmol/L葡萄糖+19.4 mmol/L甘露醇)(等渗对照组)处理5天后,用MTT法、3H-Thymidine掺入和3H-Proline掺入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DNA合成和总胶原合成,同时用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多肽(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 PⅢNP)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含量.结果与等渗对照组比较,高糖组PSC增殖、DNA合成、总胶原合成和细胞上清H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细胞上清PⅢN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刺激PSC增殖与胶原合成,参与PSC活化.体内高糖血症可能是PSC活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
49.
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培养大鼠系膜细胞株。发现HG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G组,20μmol/L罗格列酮可显著抑制MCP-1mRNA的表达。HG刺激系膜细胞24h可引起系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25倍,高糖诱导的NF-κB活化可被罗格列酮所抑制。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途径降低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的表达。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罗格列酮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小鼠胃缺血苒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再灌注0.5、1、2、4、6、12h组,夹闭小鼠腹腔动脉30ra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建立模型。分析计算胃黏膜出血面积百分比,Westernblot法检测胃组织中磷酸化p38、JNK、ERK、AKT以及总AKT蛋白。结果再灌注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胃黏膜出血面积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均〈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组再灌注后30min-2h,胃组织p38、JNK、ERK明显活化(P〈O.01);12h及24h再灌注组ERK活化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再灌注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AKT的磷酸化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结论MAPK信号通路活化可能参与了小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促修复的PI3K-AKT通路持续活化,可能参与了缺血再灌注后胃黏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