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胸部的机率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大约一半以上的SLE病人胞部受累,胸内的原发病变包括胸膜病变(渗出和/或肥厚)、急性狼疮性肺炎、亚急性肺间质病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并纤维化;慢性间质性肺病如普通间质性且肺炎、肺出血、肺血管疾病;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小气道病变和肺动脉高压。继发性病变包括膈肌功能丧失引起的肺不张,机遇性肺炎,药物或氧气中毒,吸入性肺炎,继发于心衰、肾衰的胸膜和肺的病变。  相似文献   
22.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胸部的机率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大约一半以上的SLE病人胸部受累。胸内的原发病变包括胸膜病变(渗出和/或肥厚)、急性狼疮性肺炎、亚急性肺间质病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并纤维化;慢性间质性肺病如普通间质性肺炎、肺出血、肺血管疾病;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小气道病变和肺动脉高压。继发性病变包括膈肌功能丧失引起的肺不张,机遇性肺炎,药物或氧气中毒,吸入性肺炎,继发于心衰、肾衰的胸膜和肺的病变。  相似文献   
23.
连枷胸手术内固定器械的选择和意义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在连枷胸的治疗中,采用内固定器械进行手术固定已成为趋势,手术内固定在减少连枷胸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和减少由于机械通气而导致的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作用。手术内固定器械逐渐多样化,越来越趋向于操作简便、微创化。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局部暴发性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的影像表现特征,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特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5例集中发病的不明原因肺部阴影患者的临床、影像和化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患者为集体居住,集中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抗体检测均阴性.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病灶者21例,单发病灶者4例.单发病变者,以斑片状模糊病灶为主要影像表现.多发病变者表现为双肺多发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部分融合成片状,肺内病变分布无规律可循.全部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并于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影像检查大部分肺内病灶有明显吸收(76%).治疗后3周,80%患者影像检查正常.【结论】本组病例为局部聚集人口暴发流行,具有较强传染性,影像和临床表现符合一种病原体不明的非典型肺炎的特点.本组病例的影像表现应就肺炎球菌肺炎、结核、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常见已知可致非典型肺炎的疾病进行鉴别.作者认为,本组病例虽然无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但不能除外不典型支原体或特殊类型的分枝杆菌感染或者为已知病毒抗原变异或某种新型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在椎动脉沟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头颈部双源CTA检查中发现椎动脉沟环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椎动脉沟环分型并测量椎动脉直径。【结果】62例椎动脉沟环的分型:Ⅳ型38例,占61.3%,其中25例为双侧全环型,13例为单侧全环型(右侧8例、左侧4例);Ⅲ型6例,占9.7%,为弧形骨桥弓顶部骨质中断,两端呈鸟嘴状;Ⅰ型及Ⅱ型18例,占29.0%,其中Ⅰ型(前半环)3例、Ⅱ型(后半环)15例。测量全环型椎动脉沟环上下径3.1~8.2(4.8±0.3)mm ,前后径4.2~9.1(7.1±0.3)mm ,同时测量寰椎椎动脉沟环处椎动脉直径1.8~5.9(3.7±0.8)m m ,椎动脉局部狭窄15例,狭窄程度10%~30%。【结论】双源CTA能够准确地显示寰椎椎动脉沟环形态及由其对椎动脉卡压所致的狭窄。  相似文献   
26.
Thestabilityofplateusedasaninternalfixatorforfracturesisobtainedbymeansofthefrictionoftheplate bonecontactsurfacewiththehelpoftheaxialactionoflagscrews. Manyanimalexperimentsandclinicaltrialshaveprovedthatplate to boneinterfacesplayaveryimportantroleinbon…  相似文献   
27.
例1,孕妇,27岁,孕1产1。孕20周,行常规检查。彩超所见:子宫增大,内见单胎,双顶径5.68cm,腹横径3.84cm。胎儿心率168次/s,股骨长3.4cm,胎盘后壁,羊水最大径线为2.6cm,脐动脉血流a/b为3.2。胎儿腹横径、腹围明显小于头围及双顶径。腹腔横切面:腹腔内未见肝脏、胆囊回声。双肾及膀胱显示未见异常。胎儿腹腔腹壁外侧见两个团状强回  相似文献   
28.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分析与伴随疾病谱的关系,评价药物疗效。方法采用病史回顾与体检相结合方法将726例老年人群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析两组血压、血脂及伴随疾病谱以及糖尿病组使用药物治疗状况。结果杭州地区军队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40.63%,与非糖尿病组相比,两组人群血压、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三酰甘油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使用胰岛素比例为31.71%(72/227),明显高于病程〈10年的11.76%(8/68),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及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且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随病程的延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264例因胸痛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均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根据HbA1c值将患者分为HbA1c≤5.5%组和5.5%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心周脂肪组织(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PAT)容量与冠心病及代谢综合征(metabo1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2例患者的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采用平扫图像测定PAT容量。根据代谢危险因素的数量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MS组338例和无MS组764例及≥50%狭窄组492例和<50%狭窄组610例。结果 MS组PAT容量较无MS组明显增多,≥50%狭窄组PAT容量较<50%狭窄组明显增多(P<0.01)。随着代谢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PAT容量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AT容量与≥50%狭窄(回归系数=1 7.78,P<0.01)、体重指数(回归系数=7.32,P<0.01)、腹围(回归系数=2.51,P<0.01)和LDL-C(回归系数=16.94,P<0.05)相关。结论多层螺旋CT测定PAT容量是提示患者冠心病和代谢风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